新民晚报讯(记者 孙云)“我觉得校外活动很好,我希望能去更多不同类型的博物馆”“能不能把学前教育阶段也纳入立法范围,帮助幼儿探索世界,认识自我,发展潜能”“加大商业保险保障力度,加强活动安全保障”“建议建立分级分类机制,不同年龄段差异化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家长普遍对收费问题很敏感,能否通过立法明确校外实践活动能不能涉及收费以及如何收费,避免老师因组织活动受到投诉”……昨天下午,在控江路街道人大工委举办的《上海市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促进规定(草案)》立法建议征询活动中,杨浦区的师生、家长代表和人大代表等各界人士畅所欲言,共议如何更好开展校外实践教育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说:活动现场。控江路街道供图

作为校内教育的延伸和拓展,校外实践对于青少年体验社会、增长见识、陶冶品行、完善人格具有积极意义。近年来,上海的许多中小学校和有关部门都组织了丰富的校外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但同时,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也存在众多机构参与组织、良莠不齐甚至名不副实的情况。今年初,市教委起草制定《上海市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促进规定(草案)》列入《上海市人民政府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同时,《规定(草案)》的立法工作被列入《2024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工作要点》(沪教委基〔2024〕1号),希望通过专项立法,更好地为校外实践教育工作机制,切实发挥实践育人作用,提供必要的法治支撑。

在今天的立法建议征询活动中,控江路街道“打造温暖民生”和“社区治理发展”两个人大代表专业小组的成员、及上海市基层立法联系点、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师事务所的资深律师与相关各界代表一起来到现场,街道人民建议征集联系点、基层法治观察点也联动参与。与会代表分享了组织、参与中小学生校外实践活动的体验,就法规的制定提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为社区法治建设及基层治理提供了许多金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