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全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视频会议在北京举行,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全国总决赛在上海举办,凸显党和国家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青年是每个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青年就业状况不仅影响其个人的生活和发展,还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放眼全球,多个国际组织和国家也在采取行动促进青年就业,其举措和经验可以为我们带来一定启示。

■全球青年失业率高于全球总体失业率。为应对这一局面,国际劳工组织提倡,推动多种经济形态发展,包括生态经济、海洋经济、创意经济和护理经济,重点关注数字经济,合力盘活青年就业市场

■在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中,“促进充分的生产性就业和人人获得体面工作”是重要内容。为此,部分国家制定了青年就业计划并开设了诸多就业辅导项目,以帮助青年获得公平工作机会和平等工作待遇

青年就业关系到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在全球经济面临极大不确定性背景下,“逆全球化”、地区冲突、能源和粮食危机等,都在影响着世界经济格局和青年就业样态。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世界就业和社会展望:2024年趋势》显示,在体面就业方面,15—24岁青年面临困难,其失业率是25岁以上成年人的3.5倍。同时,处于非在职、非在校和非在培的“三非”状态青年(被称为“尼特族”)数量在上升,全球已超过2.85亿。国际组织和一些国家尝试加大支持力度,汇聚企业、社会各方力量,为青年就业保驾护航。

发展多种经济形态,试图破除青年就业困境

2022年,全球青年失业率平均为14.9%,高于全球总体失业率。为应对这一局面,国际劳工组织提倡,推动多种经济形态发展,包括生态经济、海洋经济、创意经济和护理经济,重点关注数字经济,合力盘活青年就业市场。

关注新的就业领域。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无国界工作:在线零工的前景和危险》,探讨了数字平台带来的一种快速增长的新经济形式——零工经济。零工经济区别于传统“朝九晚五”的工作形态,利用互联网和移动技术快速匹配供需方,是一种时间短且灵活的工作形式,也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新型分配形式。报告指出,零工经济占全球劳动力市场的比例高达12%,为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提供了一条解决青年失业问题的额外途径,同时,有助于提高女性青年的劳动力市场参与度。新加坡政府与新加坡精深技能发展局共同发布《未来经济技能需求》报告,明确绿色经济、数字经济和护理经济是未来最需要的“优先技能”领域。

发挥数字经济促进就业的作用。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全球青年就业趋势》报告指出,到2030年宽带覆盖将在全球范围内创造2400万个新工作岗位,这些新工作的就业者中约有640万是青年。当下,以互联网为平台、把数字信息和知识作为商品和服务生产与营销关键投入的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为青年就业创造了更多机会。部分国家针对数字经济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战略。如英国政府发布《英国数字战略》,明确了英国未来发展数字经济的六大支柱,即构建世界级的数字基础设施、激发创意和保护知识产权、吸引全球的数字经济人才、为数字化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通过数字化提升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能力、提高英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国际地位。德国制定《数字化战略2025》和具体的“数字化行动计划”,内容涵盖数字技能、基础设施和设备、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人才培养等。这些都为青年就业和创业提供了新的机遇。

制定青年就业倡议,力求保障青年体面工作

零工经济等发展引起青年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为青年劳动者的心理健康和权益保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维护青年就业基本权益,确保为青年提供良好工作环境,国际组织和部分国家推出一系列相关指南和措施,帮助青年实现体面工作的目标。

维护青年就业合法权益。国际劳工组织发布《工作使青年明智:青年工作权利指南》,呼吁关注青年在工作中的权利,包括工资、工作时间、职业安全和健康、预防工作场所的暴力和骚扰、性别平等和非歧视以及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为青年争取公平且体面的工作环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呼吁打破非正规就业的恶性循环,针对低收入家庭及其子女,加强人力投资和社会保障;对于高收入群体,完善与其相关的劳动、社会保障和税务领域法律法规。近年来,法国推出“青年承诺协议”,通过为青年提供个性化的培训活动或课程,帮助青年尽快就业,找到稳定工作。目前,法国已有超过50万名青年签署了“青年承诺协议”,政府在逐步落实相关行动,包括保证未成年人与成年人获得同样的报酬,简化青年签署协议的复杂行政程序,积极动员更多企业为青年提供就业机会等。

弥补青年就业技能鸿沟。今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最新报告《绿色转型的技能:流动青年的解决方案》,以支持流动青年(指在其原本的社区、城市或国家之外寻求生活和生计的青年群体),尤其是生活贫困或受教育程度低的青年,获得提升绿色转型技能的机会。英国着力提升青年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就业能力,除了确保缺乏核心数字技能的青年免费获得他们所需的基本培训外,英国政府还计划在国家课程中提供编码课程,以帮助更多青年发展专业的数字技能。

开设青年培训项目,以期提升青年职业能力

体面工作是指人人都有机会找到生产性工作,并且拥有公平的收入、安全的工作场所、家庭的社会保障、更好的个人发展前景等。在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中,“促进充分的生产性就业和人人获得体面工作”是重要内容。为此,部分国家制定了青年就业计划并开设了诸多就业辅导项目,以帮助青年获得公平工作机会和平等工作待遇。

全面落实青年就业政策。韩国政府出台“青年政策基本计划”,扩大终身教育使用券的使用范围,以支持低收入青年的继续教育和自我发展;为有意愿去中小型企业就职的高中毕业生提供补贴;增加职业高中学生的现场实习活动,提供学生和实习教师津贴;设立中央就业援助中心,提供系统化的就业援助。新西兰制定了青年计划,重点面向原住民青年、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帮扶。欧盟委员会敦促成员国积极利用“下一代欧盟”和欧盟长期预算资金,加强对青年就业的支持,并提出至少投入220亿欧元用于协助青年就业。欧盟还通过一项建议,重申其“确保所有30岁以下的年轻人在失业或结束正规教育4个月内获得高质量就业、继续教育或培训机会”的承诺。一些欧盟国家以此为依据修订或制定了本国青年就业战略,以加强青年就业保障,如爱尔兰政府提出要强化对青年求职者的服务,卢森堡政府修订了“加强青年保障国家执行计划”。

开设帮扶青年就业的实习项目。美国劳工部实施“青年项目”,为有就业障碍的青年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机会。该项目通过多种服务,包括提供工作体验(例如暑期或全年的就业机会、实习和学徒制、在职培训等)、财务知识、创业技能培训、就业信息服务等,帮助青年克服就业障碍。巴西政府与国际组织、当地企业等联合发起“百万机会”促进青年就业项目,为巴西青年提供接受数字技能、创业技能和不同岗位所需特定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项目开展3个月就提供了5000余个就业和培训机会。

优化青年就业环境,尝试构建青年就业新生态

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改变了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结构,对青年就业生态产生了重大影响。具体来说,2021年的数据显示,全球约有7500万名青年处于失业状态,一些青年无法通过教育、培训或早期工作经验,积累与劳动力市场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这种情况长期存在会带来“伤疤效应”,即由经济或其他原因导致的早期职业生涯不利事件,可能会对个人的整个职业生涯产生长期不良影响。为此,各国都应采取行动,优化青年就业市场环境并稳定就业生态。

优化青年就业环境。近几年,靠“打零工”赚钱成为不少青年劳动者的选择。在零工经济模型中,临时和灵活是工作的常态和优势,但同时也导致一些劳动者失去了诸如意外保险、带薪休假和退休金等普通员工享有的保障和福利。如何保护这部分青年劳动者的权益?美国加州实行“零工法案”,要求零工与全职员工享受同样的福利和带薪休假。英国政府也向劳动者承诺,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给予其签订全日制合同在内的一系列权利。

构建青年就业新生态。青年高质量就业需要整个社会环境,包括教育系统、家庭、企业等的全方位支持。瑞典为减少处于社会边缘的青年数量,采取了一整套措施,包括鼓励企业和社会机构,为处于失业和未受教育状态的青年提供可以长期工作的条件;以建立信任的方式与青年接触;创建合作平台,使青年能够获得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支持;提供更多预防性的干预措施,使处于失业和未受教育状态的青年能够顺利实现向工作场合的过渡。非洲约有7200万青年“尼特族”,占非洲青年总数的1/4以上,其中2/3是年轻女性。为了缓解该现象,联合国妇女署提倡,通过减少早婚早育现象、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家庭农业生产率、实施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和禁止使用童工等五大措施来构建青年就业新生态。

(作者单位系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中国教育报》2024年05月16日第9版

作者:宋佳 王卉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