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也是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流淌千年的北运河,将我市与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串联起来,形成了被称为“小京津冀”的“通武廊”。10年来,三地从实施文旅协同到共建北运河文化带,不断加强对接合作,精心耕耘协同发展“试验田”,文旅合作扎实推进,成果丰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27日,“通武廊”三地联合举办“骑行大运河,畅游副中心”骑行活动。

4月12日,由“通武廊”三地文旅部门联合主办的第三届“通武廊”乡村文化旅游节暨第八届津溪桃花文化节在武清区汊沽港镇津溪桃源景区盛大启幕,吸引了京津冀等地众多游客。“这里有房车营地、亲子乐园,晚上有电音演出、灯光秀,可以赏桃花美景,还能体验农事劳作,享受舒适的乡村田园生活。”廊坊游客刘征说。

4月27日,来自北京通州、天津武清、河北廊坊的上千名骑行爱好者,齐聚通州大运河畔,在骑行中欣赏沿途古桥、杨柳、画舫、碧波,切身感受大运河、副中心的魅力。这场名为“骑行大运河,畅游副中心”的骑行活动,由北京市通州区总工会主办,天津市武清区总工会、廊坊市总工会协办。

5月1日,香河县北运河中心码头,来自北京通州的游客张旺带着家人出来玩,手里拿着热乎乎的肉饼说:“香河肉饼果然名不虚传,好吃,香!”

近年来,香河县以北运河中心码头为中心,串联起县域内北李庄村、第一城景区、家具城、万亩荷塘、文化艺术中心等多个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景点,让游客亲身感受“京畿首驿 如意香河”的独特魅力。“五一”假期,香河县在运河中心码头举办了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香河肉饼争霸赛、香河肉饼吃货挑战赛、香河大运河网红商品购物狂欢节、中国大运河非遗香河民间花会调演等文旅活动。

5月1日至5月5日,2024年“通武廊”文化和旅游交流季暨第二届运河文化节如期举行。活动以传承运河文化为主线,在武清区文化公园设主会场,下设3个分会场,不间断推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100余项文旅活动。其中,主舞台板块组织开展14场文艺演出。活动期间还集中发布精品旅游线路,全面推介三地文旅资源,并设置大巴旅游专线,打造美食街、非遗文创节,让国内外游客深入了解和感受三地文旅魅力。

据了解,一年一度的“通武廊”文化旅游交流季活动自2017年开始举办,由“通武廊”三地轮值举办。武清区作为今年的轮值方,组织文化互通、游玩互赏、产业互融等活动13项,其中包括京津冀运河文化专家座谈会、“通武廊”文旅产业发展论坛等合作磋商见面会、大运河音乐节等大型活动。

一水相连,文脉相通。2017年3月,“通武廊”旅游合作联盟成立;2017年9月,三地旅游部门共同举办“通武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把三地旅游合作引向深入;三地文化旅游部门联合发布《北运河文化旅游创新发展·廊坊宣言》,签署《“通武廊”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交流合作机制》,共同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和北运河旅游通航等重点项目建设。

几年来,北运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进程逐步加快。2021年,北运河廊坊段全线通航;2022年,北运河京冀段实现全线旅游通航。我市以香河县为核心,全力推进大运河文化景观带建设,不断深入挖掘、保护与传承大运河及其沿岸的文化和旅游资源。编制了《北运河文旅品牌线路策划书》,推出1条京冀精品旅游线路和8条北运河旅游专线。同时,开展“通武廊”文化旅游专题探访活动,推出“水韵飘香之旅”等6条“通武廊”特色文旅线路,为撬动京津旅游客源市场提供了有效载体。

来源:廊坊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