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别人要卡我们的脖子,而是我们的教育困住了自己!”86岁的“北大院士”姜伯驹杀人诛心,直接把刀子刺向了我们自己。
中国的教育病了,这是一种共识。因为我们的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太多了,一个最鲜明的问题就是,尽管我们的教育部出台怎样有利于教育的政策,到了基层都是形同虚设,因为没有几项政策是被基层认认真真落实的。而就是基层想要落实,最后也会被现实冲得七零八落,最后几乎看不到多少的痕迹。
“双减”政策甫一落地的时候,大家都认为这确实能保证学生能有一个充足的的睡眠,能让学生有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和生活的空间。但是,现实是如何呢?恐怕完全是背道而驰。
不妨举几个例子。“双减”政策中明确提出,小学一二年级不考试,小学其他年级只组织期中和期末考试。而实际上,落实了吗?各种改头换面的考试层出不穷,哪里有减少呢?不增多都要谢天谢地了。
“双减”中,明确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作业不超过一个半小时。这在现实中得到落实了吗?也是没有的事。我的一位同事就抱怨,他的孩子每天的作业都要做到十一二点,有时候,他急了,就自己帮着孩子做作业。
再看,课外辅导,说起来,课后延时服务是为了让孩子不再被课外辅导所困住。但是,现在,课后延时服务让孩子在校时间达到了十个小时,让孩子疲惫不堪。而孩子们就算回了家,就是周末,家长还是会把孩子送去家教进行辅导。这样的恶性循环,孩子的负担从哪里看减轻了呢?
而之所以现在的孩子对读书没有兴趣,心理承受能力差,很多的孩子都罹患了抑郁症,动不动就跳楼。这一切的一切,其实就是当下的教育病了,而且病得不轻,让我们的孩子已经是不堪其重。
现在的中国教育,其实还是填鸭式教育——尽管我们有很多这样那样的教育模式,最后都只是一片叶,风一吹,就没有了踪影。
不是说填鸭式的教育不好,而是这样的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上是很不够的。我们的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能力的培养。我们不能把自己困在其中,而不能从其中走出来,这才是最悲哀的一件事。
我们的人才选拔,是一考定终身的。这样的选拔制度也是有问题的。一次考试,就决定了学生的未来。这样的制度对于学生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学生们不仅要应付各种课程知识,还要不断地刷题,甚至牺牲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社交时间去追求高分——没有分数,你就是再优秀,都不会有人问津,这就是当下的现实。
我们都知道这样的教育模式不好,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我们还是在坚持着——这不就是我们自己困住了自己吗?
我们的教育过于强调共性,而对于个性则是完全忽视的,学生们为了谋一个好的出路,他们只能是压抑个性,按照规定的路线去走。这样一来,学生还能有什么创新能力——戴着脚镣跳舞,终归是捆住了手脚啊。而有某方面特殊才能的孩子,也自然而言泯然众人矣。
我们的教育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之中书本知识,而不重实践。看看我们的中小学阶段,学的都是死的知识,根本就没有机会去实践。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说好的劳动课,有哪个学校开展了呢?就是开展了,也都是走过场。而就是现在的理化试验,也都是临时抱佛脚,根本就是应付考试。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实际上我们的学生都是只有理论,连走出去的时间都没有,更不要遑论什么实践了。
因此,笔者认为,姜伯驹院士的话虽然有些刺耳,但是确实如洪钟大吕,对我们有着醍醐灌顶的警示作用。
我们确实需要完善中国的教育,让它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培养出更多有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迈向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亲爱的读者,对于北大院士呐喊:不是别人要卡我们脖子,而是我们的教育困住了自己这件事,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