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崩坏:星穹铁道》官方发布了一则音乐创作纪录片,片中记录了HOYO-MiX从无到有为匹诺康尼添上声音的过程,游戏日报君被深深打动,已经急不可耐地想把他们的创作态度与大家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匹诺康尼的第一印象,相信很多人都是《不眠之夜》,这首于匹诺康尼正式与玩家在游戏中见面前就诞生的曲子,其作曲的曲调略显复古,编曲中又用到了新潮的合成器音效,玩家一听就会很好奇,匹诺康尼,这个世界复杂中透露着一丝诡异?而这正是HOYO-MiX想要传达的。像这样作曲与编曲采用不那么统一的风格,能给听众带来错位感受,这也奠定了匹诺康尼的梦幻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匹诺康尼的各个地图也呈现不同的风格,为了作出区分,他们采用了不同的乐器进行编曲。黄金的时刻突出了管乐的比重,营造繁华的印象;白日梦酒店使用了清冷的竖琴,透露出大气与奢华;而在稚子的梦中,扭曲跑调的音色被添加进旋律,旨在表达荒诞。游戏在音乐的安排上,往往会追求同一地区风格统一,以求不在听感上起冲突,从而造成恶感。而崩铁这样大胆的融合却不违和,其实非常考验团队的制作功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曲功底的另一个体现,在于同一张地图里同一段曲调的变奏。以跑图的bgm为例,在大地图上时,玩家听到的是完整的bgm,而当进入小房间时,编曲中的旋律和乐器减少了,但速度和节奏其实都没变,最终产生的效果就是,玩家意识到自己来到了一处更幽静的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类似声效的变化我们经常在影视剧中见到,例如表现人物耳鸣时,会增加高频杂音同时减弱bgm的音量,在剧情进入到高潮时,鼓等低频乐器会呈现渐强。崩铁对于这种技巧的使用,等于为玩家的跑图添上了一抹情绪,让玩家因为任务而需要反复跑图时,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枯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曲还能影响到人物性格的表现,在音乐短片《永劫轮舞》中,小提琴代表黑天鹅,大提琴代表黄泉。从一开始小提琴演奏大提琴复现,黑天鹅带着黄泉跳舞。到大提琴突然开始演奏扭曲的旋律,黑天鹅被恐惧吞噬。结合pv画面,玩家能轻易地提取到关键的变化:两人攻守易势。这种以音乐辅助画面的手法类似于哑剧,画面主要讲故事,音乐负责表现情绪,即便没有语言,观众也能将其中寓意猜个十之八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张地图的背景音乐创作完成后,按惯例来说就可以收工了,但创作团队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是啊,玩家在跑图中有音乐相伴,那npc呢?他们常年生活于匹诺康尼,他们耳中的世界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个疑问,创作团队走上了街头,结合三次元的现实,为匹诺康尼的npc们补充了剧院、酒吧、游戏厅等各种场所的音乐。不仅是npc,玩家进入这些场所也能听到音乐,仿佛是真的生活在匹诺康尼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游戏的游玩过程中,代入感和沉浸感,往往是由细节决定的,很多以剧情为卖点的游戏,如《荒野大镖客》《极乐迪斯科》等,都会经过精心考据后,力求每一处都还原真实。而匹诺康尼虽然并不是一个现实世界,但明显能感觉到,除开弹球发射这样故意夸张化的特色,很多地方都借鉴了现实都市的元素,要的就是亦真亦幻的梦幻感。因此匹诺康尼各种场所的音乐,也以三次元为基底,融合进二次元幻想的风格。玩家一听就知道这是个什么地儿,却不会真的跳戏到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创作团队觉得,做到这个份上还不够。“让一座城市鲜活起来,需要更多的声音”。于是钟表小子和知更鸟两个文化符号被搬到台前。钟表小子作为复古的美式动画,在音乐手法上借鉴了Mickey-Mousing,为角色的动作赋予音效,看过猫和老鼠的玩家应该都深有体会。对知更鸟的塑造,则是通过亚洲流行作曲和欧美流行编曲的结合,进一步展现了匹诺康尼作为综合性大都市的文化包容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市是需要一张名片的,有了这样的意义赋予,让匹诺康尼的塑造,越来越接近真实的大都会,这便是音乐对于世界观设定的补全。不少玩家推测,匹诺康尼建筑呈现的赌城的风格,钟表小子浓浓的美式动画味,知更鸟pv中的模仿玛丽莲梦露,以及关键词“多元化”“融合”,这些也都不难看出匹诺康尼的原型或许有部分是取材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体现在音乐上也有着属于柯立芝繁荣时期独特的爵士乐曲风格。同样的道理,星期日创造的梦境,又何尝不是美国梦在游戏中的映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个匹诺康尼在玩家之间收获普遍好评,音乐功不可没,很多玩家表示自己被音乐所吸引,也很好奇音乐创作背后的故事,崩铁的纪录片让他们收获了很多感悟。音乐作为配套设施的一环,与画面融合,能增加游戏的沉浸感,为玩家的跑图增添一些乐趣。与人物融合,仿佛成为了他们的第二张嘴,以另一种语言来讲述故事。因此,HOYO-MiX对音乐的态度才显得如此珍贵,感谢他们,让《崩坏:星穹铁道》的世界如此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