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教育 引领未来

“一到放学,校门口的交通拥堵就是困扰我们的大问题,人车混杂,真是堵车又担心。”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校长邱毓祎曾为校门口的交通安全而揪心,“怎么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一度成了我们的心病。”解决的办法在哪?近两年来,嘉善教育局创新打造“智安校园”,以该校为样板逐步探索出“智慧校园接送模式”。如今,全校1600余名学生、500多辆接送车辆可以在30分钟内实现安全离校。

近年来,浙江省嘉善县深入探索校园安全治理模式由“被动防御”向“源头治理、主动防御”转变,依托智慧校园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校园管理和预警系统建设,确保学校安全的实时管理和快速响应,探索出具有区域特色的学校“智安”模式。

智控交通:

铺就校园“无忧”放学路

“接送太堵了,每次放学还得早早来排队等位。”放学时段的家长们常常这样抱怨。对此,嘉善县高度重视,当地通过长时间监测与深入分析发现,车位、公交服务配置不足是造成学校周边交通拥堵的主要因素。

“硬件问题短时间内难以解决,我们选择转变思路主动稀释空间不足的问题,比如精准错峰放学。”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副校长陈大伟介绍。如今,该校运用“校园智慧接送系统1.0”打造“无忧”放学路。学校提前15分钟以“一键放学”微信小程序推送通知,实现了分批闭环接送,避免了人车交汇。针对内部停车位有限的实际,学校通过学生轨迹数据的采集,精准确定学生进入校内地下停车场的等候时间,系统接收到学生过闸信息,同步触发相应登记车辆放行指令,从而逐一放行家长车辆进入车库,实现“车辆即停即接,学生即接即走”,高效、有序完成放学工作。

目前,嘉善县教育局创新打造的“校园智慧接送系统”已在城区6所学校推广,并实现迭代升级,惠及全县万余名家长。同时,各校因地制宜探索高效便利的接送方式。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亭桥小学基于自身车位充足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地下车库200多个车位的空间优势,科学划分班级固定停车区域。与此同时,亭桥小学从家庭实际需求出发,针对离家较远和家长不方便接送的学生,以定时、定点、定车、定线的方式,联合交通等部门推出两条学生辅助公交定制专线。此外,学校还专门为非机动车接送的家长,开辟“非机动车接送智慧通道”,并借助“智慧接送系统2.0”,满足家长的不同接送需求,有效解决1000余名学生安全上下学问题。

“现在,校园周边交通高峰期通行率明显提升,交通拥堵率与信访投诉量持续下降。”嘉善县教育局校安科科长范雪飞说,“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完善,深入做好‘无忧放学路’这件事。”

数字守护:

共筑智能安全校园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以往“一人守一校”的传统安防模式已经很难满足高品质学校安全的需求。近年来,嘉善县深入探索并积极应用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寻找破题之路。

“前几年,嘉善县累计投入6500余万元建设县域智慧教育一体化平台,我们充分借力智慧教育系统这个‘外脑’来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嘉善县教育局局长俞娟说。

嘉善县以“守住一扇门,防好一个圈,建好一片区”为安全管理目标,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各个环节。在“守住一扇门”方面,嘉善县在智安街道平台上建立护学岗电子签到模块,实现“脱岗监测”“实时预警”,持续做好安防力量监督管理,并进一步以学校为中心,完善配套设施、规范工作流程、健全运行机制,构建“智安校园”应急处突圈。通过视频结构化分析,实时监测“持械、翻墙入校、反复徘徊、人员非正常集聚”等风险异动情况,防好“一个圈”。在此基础上,以圈带区,建立涉校人员身份信息核查和动态评估机制,围绕教职员工、配送人员实行“新增人员实时查、全量人员滚动查、重点人员每周查”,实现以学校为中心,层层带动,辐射周边的智慧安全守护。

浙师大附属嘉善实验学校利用数字化系统对学生实现全天出入管控,学生闭环进出校门的数据都会在第一时间传送给相关人员。同时,智安系统对校园围墙、风险水域等进行监控,以人脸识别、红外线感知、声音感应等技术手段,对处于危险区域学生实行人工喊话、应急救援等快速处置。“去年冬天,有一个八年级的学生在学校池塘边逗留,他试图翻越栏杆取冰,却不慎跌落水中。”陈大伟说,“这时,报警系统监测到此突发情况,第一时间给周边教师发送报警短信,教师迅速锁定情况发生地,学生得以顺利脱险。”

筑牢网格:

实现校园安全“底座”更扎实

“只有网格越清晰,责任才能越明晰。”嘉善县教育局总督学沈建国说,网格是学校安全最可信赖的“底座”。

近年来,嘉善县不断健全学校安全网格。在学校,建立以任课教师、中层干部、校领导为3个层级划定的“校内安全管理微网格”,吸纳职工、学生自治群体加入联调联处队伍,及时发现各类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同时通过数字化安全管理模块上报并评估处置。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幼儿园教育集团将187名教职员工按照实际岗位进行划分编入相应网格,实现“全员在格”。

嘉善信息技术工程学校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将全校划分为11个网格。在该校,每个区域都有清晰的责任管理架构。与此同时,学校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特长,创新构建学校“安全指挥大脑”——动态网格安全管理单元,实现集网格化、闭环化、数智化于一体的管理模式。“我们依托钉钉线上平台研发多个校园监管模块,实现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的闭环管理。从问题的及时发现与上报,到快速的流程处理,再到反馈和线上验收,每个环节紧密相连,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该校校长徐晋谦说。

“我们每个流程都有专人推动。”徐晋谦向记者展示操作系统,“4月份,校安处周老师发现西围墙两处围栏断线,拍图上报,由校安处进行审核发起整治流程。系统自动识别分配到信息中心进行维修,整改完成信息中心拍照上传,校安处确认结果,抄送分管校领导,完成闭环流程。”

校内微网格,校外全网格。嘉善县教育局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了16个精细化管理网格区域,全面落实“全员在格”模式,确保每个区域的安全责任明确到位。与此同时,当地通过联通公安、民政、卫健和法院的相关数据,梳理汇总可能引发安全事件的校外风险。同时,以社区民警、网格员为桥梁纽带,联动公安、检察院、妇联等多方力量,将校内无法解决的问题联合校外力量共同解决。

嘉善县教育系统现有县校园学生伤害事故纠纷调解委员会1个、专职调解员2名,学校(幼儿园)校安处101个、兼职调解员101名,已及时妥善化解校园矛盾及校园伤害事故17起,成功调解签订协议17起,镇(街道)司法所及学校校安处调解9起。

“通过校外联动化,我们共同构建了一个更加牢固、可靠的安全防线。”俞娟说,“未来,嘉善在学校安全工作中将继续充分利用数字赋能,探索形成更加高效的‘智安校园建设’新模式。”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