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钓鱼爱好者,可能连做梦都想着能钓获一条百斤大鱼。近几天一位垂钓爱好者在湖北丹江口水库接连钓获两条上百斤重的大青鱼,吸引了不少网友的目光。

在国内,想要钓到大鱼谈何容易?但在国外,这样的“巨型水怪”好像比比皆是,外网的钓鱼达人时不时能钓获数百斤的巨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国内垂钓爱好者看来,这样的风景真的让人羡慕,但也暗藏一丝担忧:它们到了国内会不会泛滥?

这样的“水怪”,在国内曾经掀起阵阵波澜,多地在发现它们的身影后开始定点清除,甚至出现了全民寻找鳄雀鳝的热潮。

重达170斤!国外钓鱼达人擒获巨型“水怪”——鳄雀鳝

近期,“海峡钓鱼网”报道了一位外网的钓鱼达人阿特·韦斯顿,在海的那一边 (Sam Rayburn Lake),不仅钓获了一条180斤重的鳄龟,还顺带擒获了一条188磅(170斤)重的鳄雀鳝。

据悉,经过数天的打窝、找鱼,韦斯顿用一大块鲤鱼肉作为诱饵,终于迎来了巨物的咬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感受到鱼竿来自水下的猛烈拉力之后,韦斯顿知道有大鱼咬钩了。经过1个多小时的拼搏,他终于将这条鱼拉出水面,弄到船上。

经过称重,这是一条重达170斤的巨型鳄雀鳝,体重已经超过一名成年男性,这样的巨型水怪,在国内真的很少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样的大鱼,韦斯顿至少已经钓获了好几条。

早在2022年4月,他在同一个地点钓获了一条128公斤的鳄雀鳝,比此次钓获的这条还要更大一些。

国内网友闻之色变,宁可抽水也要消灭它

这样的大鱼,让不少钓友羡慕不已。

但是鳄雀鳝这种“水怪”,却让国内网友闻之色变,担忧它会泛滥成灾。两年前,国内曾经掀起了一阵消灭鳄雀鳝的浪潮。一些地方宁愿不惜代价抽水,也要将其定点清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2022年8月份,河南汝州云禅湖内出现两条鳄雀鳝,当地历时将近一个月,抽水近20万立方米,直接把湖水抽干之后,才将藏匿在涵洞中的鳄雀鳝“捉拿归案”。

此事在国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给众多网友上了一堂生动的“入侵鱼类”科普课,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阵“抽水热”。不少小区、公园纷纷采用“抽水”的方式,要将鳄雀鳝消灭干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

福州埔顶小区景观池内,居民发现养殖的大鱼数量越来越少,而且部分鱼身上有明显的伤痕,物业将水抽干后发现一条怪鱼,由于没人认识又将其放回水中。

随后,有居民发现“怪鱼”很像鳄雀鳝,物业再次抽水,结果发现一条凶猛的鳄雀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云南丽江丽月湖,为了抓捕屡屡出现的鳄雀鳝,当地动用多台抽水机,连续抽水4天,才将鳄雀鳝给捉了上来。

当然,在消灭鳄雀鳝的过程中,钓鱼爱好者同样也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手中的鱼竿派上了大用场,不少钓鱼达人直接用拟饵或者人工投放诱饵的方式,把鳄雀鳝打得“满地找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起“抽水”这种费时费力的操作,用垂钓的方式去捕捞鳄雀鳝显得更为高效,也让不少垂钓爱好者享受到了一次钓鱼盛宴。

国内的钓鱼达人们,正用自己的方式,发挥着生态保护者的角色。

入侵者还是可控的“水怪”?专家:仍旧可防可控

鳄雀鳝为何这么厉害?会让人闻之色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它并非本土鱼类,是彻彻底底的外来入侵物种,在国内水域基本上没有天敌,会对土著鱼类造成严重威胁;二是人们很少有机会见到这种鱼,由于对其缺乏了解,因此对它们的出现感到不知所措。

最大的担忧,就是害怕它们会泛滥成灾。

鳄雀鳝原产于北美,也算是一种“活化石”鱼类,它们的种群历史可以追溯到一亿多年前,可见其生命力相当旺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常理,鳄雀鳝在国内水域没有天敌,这让它们在理论上有成为入侵物种并泛滥成灾的潜力。然而,尽管鳄雀鳝在国内已经出现了二十多年,但它们并没有泛滥成灾,甚至在罗非鱼、清道夫等外来鱼类面前,显得不值一提。

在广东、福建等地的局部水域中,河道中的清道夫已经泛滥成灾,但看起来更强大的鳄雀鳝,并没有形成气候。

对于鳄雀鳝这个不速之客,国内相关专家早已经着手研究它们对生态的影响。

其中,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刘焕章分析:野外鳄雀鳝应该来自人工抛弃和放养。鳄雀鳝看似个体庞大、生性凶猛,但其也有相对弱点,它们暂不具备在野外形成大范围扩散泛滥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的因素:

第一,鳄雀鳝的性成熟时间较晚。鳄雀鳝需要大约10岁才能达到性成熟并具备繁殖能力。目前在国内发现的大多数鳄雀鳝都还未成年,繁殖能力相当有限。

而且,鳄雀鳝相当冷血,它们不像黑鱼那样,有保护幼仔的习性,孵化出来的幼鱼,大部分会被其他鱼类吃掉,能真正长成成鱼的并不多。

第二,国内很多环境并不适宜它们生长。鳄雀鳝适合生活在25℃左右的水温中,低于10℃时它们不仅不会繁殖,甚至无法存活。因此,在中国北方寒冷的水域中,它们的活力下降,难以生存过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经过2022年汝州的鳄雀鳝事件之后,人们已经对这种鱼形成了一种共识:那就是宁可抽水也要消灭它们。

在这种形势下,鳄雀鳝一旦露头必将遭到痛击。另外,再加上国内钓鱼爱好者众多,出现鳄雀鳝的水域,肯定会迎来众多垂钓者的轮番围剿。

因此,专家们认为鳄雀鳝在国内自然水域的保有量并不乐观,仍处于“可防可控”的状态。

与此同时,刘焕章教授指出,有些人原本是抱着好奇心来养殖鳄雀鳝的,但后来随着成鱼不断长大,加上食量惊人,最后迫不得已偷偷扔掉;还有一些人是因为无知,怀着单纯善念放生。

殊不知,放任这种外来有害物种弃之野外,会对本土渔业资源造成大“恶”。虽然专家们认为鳄雀鳝仍旧“可防可控”,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心存侥幸,必须保持警惕并采取措施防止它们成为真正的入侵物种。

参考资料:

海峡钓鱼网——2.2米德州水怪 188磅大鳄雀鳝出水。

长江日报——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专家起底鳄雀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