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欧、巴尔干半岛,历来就不是什么岁月静好的所在。

萨拉热窝一声枪响,世界陷入了第一次大战之中,当时的奥匈帝国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而现在的斯洛伐克正好就属于当时的奥匈帝国,枪声再次响起,不由得让人浮想联翩。

这次刺杀事件的时机也十分的奇怪,刚好就压在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的时间点上,而遇刺的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又是一个亲俄的政治人物。斯洛伐克当前的政局正在向着偏向俄罗斯的一方倾斜,新当选的总统亲俄、遇刺的总理也亲俄,同时斯洛伐克与乌克兰之间领土接壤,难免会让人联想到俄乌战局。

再联想到前几天我们国家领导人对欧洲的访问,去了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这个时候响起针对不服从美国意志政治人物的枪声,个中况味、实难言说。

总之,这次斯洛伐克总理菲佐遇刺事件中疑点重重,不排除有“泥头车政治”的可能性。

所谓“泥头车政治”是网友戏谑的说法,也有叫做“美式居合斩”的,起源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个极度崇美的“公知”,本身倒是为美国疫情失控开脱,但真实的画面还是暴露了美国防疫措施的缺失。

然后一辆泥头车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精准命中了这个“公知”。

从此“泥头车”成了美国政治暗杀手段的代称,也称为“美式居合斩”,居合斩是日本幕府时代武士之间“切磋”的技艺,大意就是俩人好好的喝酒呢,其中一个突然拔剑就把对方斩了,主打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比喻的都是下三滥的阴招,不敢名正言顺公开对垒又必须要搞掉对方,因此下狠手用刺客。

那么本次斯洛伐克总理菲佐遇刺,“泥头车”味道在哪儿呢?又为什么要对他来一个“美式居合斩”?

首先是刺杀现场透露出的诡异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