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小红书@胖胖学长的留学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小红书@胖胖学长的留学梗

我有几个很爱学习的朋友,出国留学回来跟我讲,几年下来确实出国了,好像又没出。

同学一大半都是同胞,还有不少是老乡。

初听有点惊讶,细想又觉得正常,国人席卷全球又不是一天两天了,神秘的东方,早就在西方人的神话里。

但也有不同,我们过去是在马可波罗的记录里,现在直接堵到对方家里了。

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终于把世界变成了一个巨大的中国旅游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01

全世界的吃住行游购娱,made in China。

中国餐饮品牌出海扫荡的历史由来已久,从地方小吃到连锁餐饮,从中山烧鸽子到锦州烧烤,横亘东西,贯通南北,应有尽有。

图源:小红书@孙纬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小红书@孙纬伦
图源:小红书@一颗小凤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小红书@一颗小凤梨

不过有点可惜的是,主要以小吃为主,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出门旅游吃的就是地方特色。而且这种小吃特别能代表中国特色,黄焖鸡米饭、沙县小吃、兰州拉面、杭州小笼包,哪一个不是国民级品牌。

记得有一次在昆明出差,吃了一周当地餐饮,有天晚上没事儿瞎逛,突然发现有家老北京炸酱面,倍感亲切。

我如果走在国外的街头,看见几个汉字大招牌「黄焖鸡米饭」,我肯定想都不想就进去。

饮品就更别提了,细数国内头部茶饮品牌,基本都出海了,而且经常扎堆在一条街,然后就会看到从左到右分别排着:「喜茶」、「茶百道」、「蜜雪冰城」,偶尔还混着一家炸串店。

这场景跟万达金街相比,不说一模一样,也就是完全相同吧。

住宿方面,复星收购全球最大的旅游度假连锁集团CLUB MED,华住集团收购德国最大本土酒店集团-德意志酒店集团,2014年,锦江酒店收购卢浮宫酒店集团,其是欧洲第二大酒店集团,除了收购,也做了不少直接投资。

目前酒店品牌出海确实一波三折,有的持续亏损,有的直接出售,但从长期看,国内酒店出海争战仍然是大势所趋。

我们出行最常用的就是飞机、高铁,这两方面,我们都很强,修高铁我们太擅长了,不多说。飞机也早就走出国门了,今年2月份,美国通用电气还买了20架我们自主研发的C919大型客机,这个科技是对标波音737MAX系列的。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已经开始有可以对抗波音系列客机的实力了。

多说一下,我们的制造业太强了,强到很多人没有概念,这么说吧,从拖鞋牙刷,到飞机高铁,从架桥修路,到衣食住行,全都有我们的身影。

回想当年特斯拉求助中国,用我们的供应链,一下就解决了产能问题,中国制造真不是虚的。

圣保罗动物园里的三蹦子 图源:小红书@小红薯5E3ABAE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圣保罗动物园里的三蹦子 图源:小红书@小红薯5E3ABAE9

02

02

游购娱偏软性,不像前面说的那么硬核。

但软不代表不重要。

做过山车的需求有,但天花板很低,没有天花板的,就是文化消费,比如电影、节庆活动。

我是90后,小时候看日本动漫长大,长大了又开始看好莱坞。不是我故意选择,关键是真没有别的选择,大头娃娃看得我头也要大了。

回顾过去,外国文化的鸡汤确实没少喝,日本动画里面没头脑与不高兴的黄金组合,贯穿着爱战胜一切的永恒逻辑,星矢都能打败哈迪斯了,还有什么不可能?

他们往里灌还不够,还往外打包,改编自日本最古老故事《竹取物语》的动画电影《辉夜姬物语》,实际取材于《后汉书》中记载的“斑竹姑娘”;改编自《格林童话》的《灰姑娘》,最初的灵感来源于唐代笔记小说《酉阳杂俎》……诸多西方动漫中的经典形象均来自中国流传数千年的民间故事。

可喜的是最近这些年,我们文化复兴得非常牛x,大逻辑肯定是因为咱们整体实力够了,才能对外输出,小孩子追着大孩子玩儿,听大孩子话,这个道理很明白。

文化是从高能级向低能级传递,高能级的前提是文化自信,文化得先在自己家里被树立起来,我们自己先认可,这样能级才能高。

春节不让放炮,有点不好玩,年味少点东西,能级有点低。小时候买一小挂鞭炮会拆开,在兜里装一把,实在忍不住了才舍得点一个。

那要是有一盒三响滑炮,在同学里面必须横着走。

虽然现在的小孩子很难有机会放炮了,但我发现越年轻的一代,文化自信越强,而且是那种从根儿上的自信。他们重新擦亮老国货,支持新国潮,而且那种崇拜外国名牌的思想,越来越淡了。

有了年轻人的自信,我们的文化就能走出国门。

还以动漫行业为例,《哪吒》、《大鱼海棠》、《大圣归来》、《风语咒》、《白蛇·缘起》···,一堆大神作都风靡海外,很多国家的小孩子,在看着我们的原创动漫长大。

还有各类节日,我感觉这是一个晴雨表,体现文化流动的方向。

我感觉身边朋友对于西方节日,越来越不感冒,对于传统节日倒是越来越关注,除了国人,国际上也是如此。

图源:小红书@李辣Lala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小红书@李辣Lala
图源:小红书@NextpairEyewear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小红书@NextpairEyewear

03

03

话又说回来。

虽然我们成功地把世界都变成中国旅游区了,但也有点旅游区常见的小问题。

大家回忆一下旅游区,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没错,查重率。

全国通用的小商品、烤鱿鱼、臭豆腐、烤肠以及「xx很想你」路牌。

图源:小红书@f会飞f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小红书@f会飞f

发明「xx很想你」的朋友,一定是个鬼才,用一个路牌统一了全球。

但是全世界哪儿都想我,我怎么听怎么不信,有一种古代二楼一排女士向路人招徕的浮夸。

还有最大的警惕点,就是能量层级的问题。

刚刚讲过了,文化传递是从能量高的地方向能量低的地方传递,如果有一天中国文化在外国发展的更好,或者外国人过春节比咱们的年味还浓。

文化向外输出就有困难了,我起名叫「文化倒灌」,比如《功夫熊猫》。

《功夫熊猫》的每一部我都看了,确实可圈可点。

老外对中国文化真的很痴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