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呼和浩特5月16日消息(记者魏全民 见习记者邵玉琴)“忠诚担当铸警魂,鞠躬尽瘁为人民。”“我们的好大哥一路走好……”5月15日上午9时,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城关镇沿河街道,手挽横联的群众静立街头,送李新春最后一程。

当日清晨,在清水河县殡仪馆举行了因公牺牲民警李新春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各有关部门负责人、清水河县公安局民辅警代表及生前友好和家乡父老前来送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界群众前来送别(央广网见习记者 邵玉琴 摄)

李新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人,1982年10月出生。2006年1月参加公安工作,生前系清水河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副所长。据介绍,这些年来,他参与办理各类刑事行政案件300余起、化解矛盾纠纷800余起。

2024年5月8日上午,李新春在带队抓捕涉毒嫌疑人现场遭遇激烈反抗,奋勇搏斗,诱发疾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于12时56分英勇牺牲,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1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新春生前在基层走访(央广网发 清水河县公安局供图)

“至今都无法接受他已经离开我们的事实,脑子里依然闪现着他和我一起办案的场景。”潘智健是和李新春一起办案的民警之一,他说,为了尽快找到本次抓捕行动的嫌疑人,5月7日上午,李所长带着他们一行四人直奔喇嘛湾,守候许久无果。后经了解,此人经常在呼市一小区附近活动,于是开车火速赶往呼市。

那一天忙到深夜两点才休息,次日早五点又开始蹲点,直到嫌疑人出现。潘智健说,四人合力将嫌疑人抓捕完之后,李所长准备开车返回。车还没启动,坐在驾驶座上的他已经出现了状况。本以为是他太累了,谁曾想却再也站不起来了。”在潘智健眼里,李所长虽为领导,实为大哥。“他是一个激情如火,幽默风趣的人,和他在一起工作即使再累也不觉得乏味。”

城关派出所治安辅警赵佳祥深情回忆说,李所长是自己的分管领导,离开所里那天,留给他的最后一句话就是:“我们办案走了,所里的事情多照看着点。”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一次嘱咐竟然成了最后的诀别。

“只有把人民装在心里,人民才能永远记着他。在战友眼里,他亲民爱民,只要是群众的事情,就是紧要事,是大事。”作为年轻警员,赵佳祥佩服这位兄长的学习精神和办案能力。他热爱学习,严格遵守法规,他过问的每一件案子总要力求做到让当事人满意。

年前,城关镇有一个施工企业没有按时结算工人工资,由于多是外地工人,想着无论如何在春节前拿到工资返乡。接到报案后,李新春带着队员连续几日奔波,并协调当地劳动部门,最终为工人争取回来几十万的拖欠工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新春长女深情追忆父亲(央广网见习记者 邵玉琴 摄)

李新春的长女李梓瑜追忆父亲时数度哽咽:“闭上眼,眼前又浮现出爸爸高大伟岸的身躯,似乎有承载一切恐惧的能力。以前每当我掉眼泪,他总说我是纸糊的,这几天,我变得很坚强,很坚强,眼泪尽量一个人掉。我感受着他的温度,那是勇敢的温度,是责任的温度,更是担当的温度。”

连日来,李新春因公牺牲的消息成了清水河城关镇群众最揪心的消息。

“很遗憾,也很惋惜。”在清水河县教育局工作的李埔说,城关镇不大,李新春副所长牺牲的消息传出来后,大家心里都很难接受。得知今天举行李所长的追悼会,人们自发等候在街道,送他最后一程。“让他在自己工作过的地方,感受到家乡人民的深切缅怀。“

走进李新春生前工作的派出所,他的办公室一切如常。“我们都没有动过他的东西,感觉他还在,还能和我们一起并肩工作。”同事张雪依然接受不了李所长再也回不来的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新春办公桌上摆放着的笔记本和荣誉证书(央广网见习记者 邵玉琴 摄)

李新春的办公室虽然简陋,但是物品摆放井然有序。在他的桌子上,放着一个红色的荣誉证书和一个笔记本,上面记录着他的工作安排和学习笔记。

笔记本最后一页定格在4月25日和5月6日,记录的内容就是关于本次抓捕行动中的嫌疑人详细事宜。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