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夕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寄寓着相思的特别的节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因为人生的不如意,世事的无常性,在我们的愿望之间,总是隔断着重重的阻隔,这样,相思就成为人们对生活的一种企求,对人生的一种念想。它寄托着我们的情怀,表达着我们的良善。

相思有浅层的意义,更有深层的内涵。

相思有时不仅在个人与个人之间,更可能表现在一个地区与地区之间,一个国家与国家之间。

从这个意义上讲,相思更多地体现在对于交流与沟通的向往,对于陌生境界的感知与了解。

我的家里,就珍藏着一封信,是用俄文写成的,很长时间,我都不知道它究竟表达的是什么内容。

后来,我将这封信扫描成图片,发在了一个叫“苏联主义”的论坛上,请懂俄文的朋友,将其翻译成了中文。

我先将这封信的来龙去脉介绍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小时候家里有很多苏俄小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屠格涅夫的小说《初恋》,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小说标题上的“恋”是繁体字,我认不出那个字叫什么,问了我的母亲,母亲告诉我那是一个“恋”字。

小说是竖排本,看起来非常吃力,但里面的插图却非常优美,即使不用看文字,也能大体猜得上它描写的是一个男子与富家小姐的爱情故事,但在当时的年龄里,实在无法理解小说里的故事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里还有一本书是《高尔基短篇小说集》,分别是由巴金与瞿秋白翻译的,巴金翻译的部分流畅通顺,瞿秋白翻译的部分就让人感到佶屈聱牙。其中有一篇小说《马尔华》看得我如醉如痴,但就是不知道表现了什么意思。与《初恋》一样,只是觉得两部小说太过深刻,把人生中很难诉诸于文字的那一份独特的心灵秘密表现得如泣如诉,意味深长。

大概受家庭影响,所以,后来一直对俄苏文学抱有强烈的好感。其实有这一份感觉,可以说是大多数中国爱好写作的人的共同感受,受俄苏文学影响的作家,更是占据了中国作家的绝大部分。包括莫言的小说语言风格,基本就是对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的移植与袭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书,都是当年父亲买的,可以想象,父亲年轻的时候也算得上是一个“文青”。

在父亲的书中,后来就看见一封用外文字母写成的信,当时也问过父亲,父亲说,那是一个苏联女孩的来信。

他当时在学校里读高三。从苏联女孩回信的时间来看,父亲写信的时间,大概在1959年。

这个时间,实际上,已经过了中苏两国的“蜜月期”。

现在一般的历史书中,都把1954―1958认为是中苏两国的“蜜月期”。 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会上对斯大林的评价,引发了中苏分歧的产生。而真正的中苏交恶,一直迟延到1960年7月份苏联撤走在中国的专家这一个关键性节点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封来自于苏联的来信,恰恰是中苏关系已经开始恶化的前夕。

可以说,中苏两国的民众,可能还没有感受到两国关系之间的微妙的变化。

父亲大体回忆了一下他为什么与这个苏联女孩互通来信的经历。

父亲是60年高中毕业,因此他写出寄往苏联的第一封信的时候,应是高三阶段。据他回忆,当时学校在中苏友好的大形势下,发动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开展与苏联学生的信函交流活动。当时的中国学校都教的是俄文,父亲俄文的成绩还是不错的,所以被学校安排参加了这一活动。

他写的俄文信内容,主要是介绍自己的学习情况、家庭情况,信写好了,就交给了学校,然后由学校统一邮寄出去。

邮寄的方式,应该是统一寄到了苏联的某一个对口部门,然后再由苏联相关部门分发到其选择的对应学校,落实到具体的学生。

不久,父亲就收到了来自苏联的这封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封信的中文翻译如下:

来自莫斯科的问候

您好,亲爱的朋友葛振钧。安东诺娃 茵娜写给您的回复。您的信被转交给了我。我很高兴读这封信。这封信给我很好的印象。的确,我们已经说了很多关于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领域取得的成就,我自己也很感兴趣读中国的优秀文学作品,或者读翻译成俄语的中文作品。

我是莫斯科市第5中学8年级学生。我们学校在离红场不远的地方。在我们十年制学校新的五层楼房,我们用几乎第五层的全部作为礼堂,在那儿我们举行过不同的晚会。第二层是我们漂亮的图书馆,那里有很多文学名著,我们经常在那儿度过阅读光阴。在体育馆,人们经常有不同学校之间的篮球和排球比赛。每个月我们有给 7到10年级的表演课。在这些课程上我们了解生活与作曲创作和扮演名著的演员。

我家同样是4个人住在一起。我、妈妈、奶奶和姐姐。我的妈妈在工厂里担任车间工长,姐姐的另一间学校读10年级。我和姐姐学习英语。

葛振钧,我非常感谢您的来信,祝您已经来临的1960年新年快乐。

再见,亲爱的朋友。

我等着您的回复。请转达我对您父母和朋友的问好。

1960年1月17日

安东诺娃 茵娜

我的家庭住址:莫斯科 в-71

列宁大街 18号楼5单元

安东诺娃 茵娜

从这一封信中,可以看出,苏联那边的回信者相当重视的,写的内容也是非常认真,一笔一画,都可以体现出写信的这位女孩的严谨程度。

在信里,这位苏联女孩还附上了一张明信片,并且模仿中文字体,可以看出很吃力地写出了中国学生的汉字形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斯科大学

从信的内容看,苏联那边的教育环境与教育质量,都要比当时国内的要好。1960年正是三年困难时期,这封信里传导出的信息,可以看出苏联老大哥的确在各方面都要优越于中国国内的现实状况。

据父亲回忆,收到信后,他还回了一封信。很快,这位叫茵娜的女孩又回了一封信,还附了一张自己的照片,但是时过境迁,这张照片,不知什么时候丢失了,实在令人感到遗憾。

但是,这个时候,中苏关系已经今非昔比了。1960年7月份,苏联撤走在华专家,预示着中苏关系彻底破裂。至此,带着善意的中苏民间交往,也就很自然地划上了句号。

后来中苏交恶,保存一封苏联女孩的信件,还是带有一定的风险的。但父亲离开中学校园后,一直把这封信保留在身边,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当年的字迹与纸页上,感受到那个时代曾经有过的两个国家的真诚与善意的民众交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与昨天,隔着漫长的时间长度,隔着遥远的空间距离,但是,正如七夕节里所寄寓的中国人对距离与时空的藐视一样,当我们守望着横亘在我们面前的人生与时光的银河,回看过去,看到的那一份曾经炽烈的青春的情深谊长,看到的是两个国家民众曾经有过的真诚的交往。岁月能够锈蚀,但青春永远万岁,友谊永远天久地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我将俄文信件发到网上求助网友翻译成中文的时候,一个叫《等着我》栏目的工作人员,还曾经联系过我,我当时说,这封信里寄托着两个国家普通民众对于友好来往的期盼与企求,而值得欣慰的是,今天中俄关系步入了正常化态势,可以说,为多少年前的中俄两国之间的民众交流奠定了一个完美的“现在进行时”。

值此七夕节这样的独特时间节点,我们望向过去,望向异域,那个曾经写来诚挚心声的俄罗斯女孩还好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