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河南信阳的降雨量持续增多,导致当地多种河流水上涨,而也引发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些河段突然出现了大量的红尾鱼,有些渔民一天就能轻松捕捞上百斤,不过引起了争议,有网友认为已经达到生产性捕捞的界线了,必须要管一管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阳是一个水域资源丰富的地方,那里的河流与湖泊为当地居民的经济生产提供了巨大帮助,而红尾鱼作为一种本土鱼类,自然就成为了当地的重点养殖鱼种,它们繁殖能力强,能适应复杂的环境,只要生存空间够大,它们的数量就能升上去,而近期的水位上涨就让红尾鱼出现了泛滥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位信阳钓友说来捞鱼的都是附近的村民,一天捞走几百斤都是正常的,捞的鱼拉了一车又一车,不过那些鱼都不大,很多都还算是鱼苗。刚开始看到这么多红尾鱼时,大家都只是随便捞捞而已,可后来有人发现了商机,就使用专业捕捞工具去捞鱼,有的甚至还下水去捞,每天的捕捞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捕捞现场在网上引来很多网友的关注与讨论,有人羡慕它们竟然有免费的鱼可以捞,而有的人则是吐槽,说他们捞得太多,已经是生产性捕捞了,并且捞的大部分都是鱼苗,这对当地以后的生态肯定要造成影响的,渔政部门应该去制止那些捕捞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当地网友则说有捞鱼用袋子装的,有用千斤户装的,还有人捞完鱼直接装车拉到市区去卖,现在的信阳已经可以说是家家户户都有鱼了。面对这么疯狂的捕捞,河边的钓友们自然有些不能接受,自己辛苦钓上一天的鱼获,估计都没那些人捞上一网的鱼多,现在还有人一边直播一边捞鱼,结果吸引更多的人过来捞了。几天前还觉得红尾鱼太多了,现在捞了几天,明显感觉数量变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的生产性捕捞,一开始指的是渔民在海洋里进行大规模捕捞的行为,可现在已经经常把内陆的河流与湖泊的大型捕捞也叫做生产性捕捞了,在禁渔令之后,生产性捕捞也逐渐成为区分适当捕捞与影响生态之间的分界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来水位上涨导致鱼变多,吸引大家前来捞鱼是正常的事情,但这次信阳红尾鱼泛滥,吸引众多人疯狂捕捞的场面还是在网上引起巨大争议。不过,也有人觉得这种捕捞很合理,没什么问题,因为他们认为红尾鱼繁殖能力强,在上游都已经泛滥了,现在多捞走一些不会有影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生产性捕捞到底会影响到红尾鱼的种群发展吗?这得先从红尾鱼的生存习性来讲,首先,红尾鱼是群居性鱼类,它们大部分时间都会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庞大的鱼群,这种群居行为可以极大的提高它们的生存能力,同时还可以应对食肉性鱼类的捕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这种群居的生存方式,导致红尾鱼很容易被团灭,钓友应该对此感受最深,通常红尾鱼咬钩的时候,一定是连成一串的。所以,像这种大规模的捕捞行为,看似是在娱乐,但由于捕捞的量实在是太多,因此肯定会对上游和下游的红尾鱼群造成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尾鱼靠着鲜美的肉质,可以在水产市场上卖出更高的价格,因此,全国有多个水库里都投放了大量红尾鱼苗,再加上它们的繁殖力和适应能力都不错,它们确实已经在多个地区出现了数量上的爆发,但就算是它们数量再多,也经不起疯狂捕捞,这次信阳出现这么多红尾鱼,如果对捕捞者不加管制的话,不出半个月绝对就会全被捞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