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五大行动】 深化农村移风易俗,持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为深入贯彻落实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工作部署,台山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立足侨乡特色,多管齐下,从规范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推进婚俗改革、建设长者饭堂等方面因地制宜深化农村移风易俗,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遏制农村陈规陋习,大力培育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乡村文化,有效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量体裁衣修订村规民约

让移风易俗“更接地气”

村规民约是由村民依法共同制定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行为规范,是引导基层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台山发动群众自主修订完善新时代村规民约,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自治法治德治精神、乡村振兴要求、文明村镇创建、积分制等内容纳入新时代村规民约。目前,全市317个村(社区)全部完成修订任务并对引导群众依法有序参与基层治理起到积极作用。

水步镇井岗村立足实际,从村风村俗、环境治理、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平安建设、奖惩措施等六大方面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建议,并邀请驻村镇干部、人大代表、归侨侨眷代表等有影响力人群参与修订,厚植村规民约民意基础,将移风易俗的共同约定写进《村规民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步镇井岗村规民约

都斛镇大纲村为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实行村规民约积分管理制度,将移风易俗、人居环境整治、家庭美德、乡村建设等纳入积分管理,以家庭为单位,按照积分管理制度,每半年进行一次表彰活动,每户优秀家庭可根据积分高低兑换不同生活用品。积分制的试行,让村民们都非常自觉搞好门前“三包”和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还主动参与到村道清洁、河道治理等村级事务中,让“小积分”兑出和谐宜居美丽的乡村新风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都斛镇大纲村实行村规民约积分管理

全域推进红白理事会建设

让移风易俗“畅通脉络”

台山市围绕婚丧礼俗整治工作重点,将红白理事会作为提升乡风文明、推进移风易俗的重要抓手,指导全市各村(社区)修订完善红白理事会章程,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喜庆事宜不办”的新风,教育、监督、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践行移风易俗,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良好氛围。目前,全市行政村均成立红白理事会,相关章程、制度、职责等统一上墙。

台山市四九镇通过指导各村(居)成立红白理事会,积极探索移风易俗工作机制,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明确工作职责、工作步骤。红白理事会成立以后,社会逐渐呈现崇尚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时代新风尚。通过理事会,不少村民摒弃大操大办观念,酒席每桌不超13个菜,初步测算,平均一场酒席可节省1万元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九镇四九圩社区召开成立红白理事会会议

台山市赤溪镇护岭村在护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红白理事会的形式开展“红白喜事瘦身、乡风文明加码”主题深化移风易俗活动。为便于群众更加深刻地了解红白喜事瘦身对于乡风文明的重要性,村干部对《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进行了解读,提出了护岭村操办红白喜事的具体原则,倡导村民在操办红白喜事的时候尊崇简约和环保这一原则,形成良好的风俗习惯,共创文明社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赤溪镇护岭村开展“红白喜事瘦身、乡风文明加码”主题深化移风易俗活动。

积极探索婚俗改革新途径

让移风易俗“深入人心”

近年来,台山积极探索婚俗改革新举措,深化移风易俗新内涵,以婚事新办树文明新风、以家风家教传公序良俗,积极倡导全社会形成正确的婚姻价值取向,全力塑造文明新风尚。印发《婚事简办倡议书》《关于倡导农村地区从简操办婚庆事宜的倡议书》等相关文件,深入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2023年期间,由专业社工先后为58对处在“离婚冷静期”中的个案提供调解服务,劝和31对。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的婚俗礼仪,打造各具特色的婚俗改革品牌,每年举办集体婚礼活动,增强青年群体对婚俗改革、婚俗文化、家风建设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为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婚恋观,自觉抵制各种陈规陋习,成为婚恋新风尚的倡导者、践行者和推动者,每年5月20日,台山积极组织举办集体婚礼活动。今年5月20日,台山将举办“植”子之手,专“树”幸福--“5·20”集体婚礼暨“结婚种树活动”,虽然整场集体婚礼将没有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也没有奢华铺张的酒席,但是与心爱的人一起种下一棵属于“同心树”,让心心相印的爱茁壮成长,更加有纪念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台山开展“婚俗从简树新风慈善献爱520”集体婚礼活动

全面推进长者食堂建设

让移风易俗“暖人心田”

老人助餐服务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实事,台山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约有24万人。近年来,台山聚焦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大力弘扬“尊老爱幼”“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以解决居家长者用餐需要为切入点,以“政府搭台建设、社会力量支持、社区积极参与、社工机构运营”的模式,推进长者食堂建设,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目前,我市现共有20间长者饭堂有效运行,实现每镇(街)至少一家长者食堂、基本满足老人在长者饭堂的就餐需求和就近就便用餐需求。

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台城街道,成立了东门、城南、城西、城北4个长者食堂,每一餐都至少有两肉一菜一汤,并且白饭管够。长者饭堂主要为城乡特困人员、低保家庭、高龄、失能、独居、空巢、留守等老人提供助餐配餐服务,符合补助条件的老人,每一餐个人仅需花2元,政府补贴8元,便能吃到伙食标准为10元的餐食。说起长者饭堂的好处,台城的一位独居老人伸出大拇指点赞:“美味又实惠,大大方便了我们老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人在台城街道长者饭堂就餐

端芬圩长者饭堂面积101平方米,就餐区整洁宽敞,最多可容纳约28人同时用餐。2023年9月,端芬镇端芬圩社区长者饭堂正式运营供餐,为辖区老年人尤其是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了营养丰富、品种多样、经济实惠、食材安全的饭菜,实实在在地帮助特殊困难群体老年人解决了就餐难题。中午时分,美味可口的饭菜吸引了周边居住的老人前来就餐,老人们三三两两围在一起开心地拉家常,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端芬镇端芬圩社区长者饭堂

移风易俗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下一步,台山将持续深化移风易俗,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途径,不断创新优化服务方式,打造移风易俗特色工作品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破除陋习,为乡村文明注入磅礴力量。

来源:台山市文明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