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麻醉作为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无数患者带来了福音。然而,对于普通大众来说,麻醉似乎仍然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人们常常误以为麻醉就是简单地“打一针”,然后睡过去,醒来手术就完成了。事实真的如此吗?本文将带您揭开麻醉的神秘面纱,深入了解麻醉的全过程和它的重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什么是麻醉

麻醉,从医学上讲,是通过使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病人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为手术治疗或其他医疗操作提供条件的过程。根据麻醉作用的部位和使用的药物不同,麻醉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全身麻醉: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全麻”。通过吸入、静脉给药或肌内注射等方式给予药物,抑制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使患者意识消失、全身无痛觉、遗忘、反射抑制等。患者在全麻过程中会进入一种类似睡眠的状态,对手术过程无感知。

(2)局部麻醉:将局麻药应用于身体的某一部位,使该部位的感觉神经传导功能暂时阻断,而运动神经传导保持完好或不同程度被阻滞。患者在局部麻醉下意识清醒,仅手术部位无痛觉。

(3)椎管内麻醉:将局麻药注入椎管内的某一腔隙,使部分脊神经的传导功能发生可逆性阻滞。适用于剖宫产手术和下肢手术等。

(4)其他麻醉方式:包括复合麻醉和基础麻醉等。合并或配合使用不同药物或(和)方法实行麻醉,或者在麻醉前使用药物使患者进入类似睡眠状态。

2.麻醉前的准备工作

(1)麻醉医生的准备:在手术前1~3日,麻醉医生会到病房进行术前访视。他们会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健康情况,包括既往疾病史、近期用药、过敏史、以往麻醉史等。同时,他们还会评估患者的气道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困难气道。通过与患者和手术医生的沟通,麻醉医生会制定最佳的麻醉方案,并在患者充分了解和接受后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2)患者的准备:患者在麻醉前需要做好心理准备、身体准备、药物准备、饮食准备和卫生准备。首先,患者应充分了解自身疾病特点和有创检查或手术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交流,消除紧张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其次,患者应尽量改善营养不良状况,治疗基础疾病,使身体各器官功能处于较好状态。在饮食方面,患者需要根据医嘱进行禁食禁饮,以避免手术期间发生返流误吸导致窒息或吸入性肺炎。此外,患者还需要根据医嘱停用某些可能影响麻醉的药物。最后,患者在术前晚应做好个人卫生准备,如洗澡、修剪指甲、保持口腔清洁等。

(3)麻醉设备、用具和药物的准备:近年来,随着麻醉护士的参与,患者围术期的麻醉护理工作得到了更好的保障。他们负责麻醉耗材管理、麻醉药品和急救药品的管理、麻醉仪器和抢救设备的管理等。在手术前,他们会检查并准备好所需的麻醉设备、用具和药物,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3.麻醉在手术中的重要作用

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让患者简单地“睡过去”,而是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复杂过程。

首先,麻醉为手术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使手术能够在无痛、舒适的环境下进行。通过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患者能够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保持无痛感,避免了手术带来的痛苦和不适。

其次,麻醉还为手术提供了重要的监测和保障。在麻醉过程中,医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同时,麻醉医生还会根据手术需要,调整麻醉药物的种类和剂量,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此外,麻醉还涉及到对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的应对。例如,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大出血、呼吸循环紊乱等情况时,麻醉医生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抢救和治疗,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4.麻醉后的恢复与随访

手术后,麻醉的恢复同样重要。在麻醉苏醒期间,麻醉医生会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恢复情况,确保患者平稳地度过麻醉苏醒期。同时,他们还会指导患者家属和护理人员如何进行术后护理和康复,以确保患者能够尽快康复出院。

此外,麻醉医生还会进行术后随访,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和对麻醉的满意度。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交流,麻醉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问题,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李桂政/文

责任编辑:李雅琴 李硕然

医学审核:姜峰

出品人:杨中兴胡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