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第四届上海数字创新大会在中以(上海)创新园会议中心正式开幕。以“沪领数字新动能,共融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擘画数字中国建设蓝图,探索新质生产力的数实交融之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尚玉英,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中国科学院院士、华科智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何积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杂志社社长文林峰,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芮文彪,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屈炜,上海市数据局副局长邵军,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总工程师葛东波,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刘伟,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普陀区委书记姜冬冬,区委副书记、区长肖文高,副区长魏子新、肖立等出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尚玉英宣布开幕

会上,尚玉英宣布第四届上海数字创新大会开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姜冬冬致辞

姜冬冬在致辞中表示,普陀科创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推进数字创新大有可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潜力巨大。面向未来,普陀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数字经济和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抢抓机遇、奋勇争先,不断激发数字创新的澎湃动力。普陀将增强服务吸引力,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优越环境、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推动数字创新“来这里”,让更多创新主体来这里落地生根、茁壮成长;增强产业竞争力,加快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全局影响力的数字产业生态,推动数字创新“在这里”,让更多创新企业在这里成群崛起、做大做强;增强应用牵引力,深化不同领域场景应用,推动数字创新“从这里”,让更多应用场景从这里先行先试、推广开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芮文彪致辞

芮文彪表示,将聚焦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部署要求,持续健全本市知识产权制度体系、运营体系和服务体系,以更大力度为数字创新加力、为创新数字赋能、为数字创新护航,推动有效运用专利工具支撑数字领域的产业规划和科技创新,切实发挥知识产权的权益纽带和信息链接功能,加强数字领域专利供给和供需对接,积极探索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培育和集聚更多复合型实务人才,努力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布2023年上海市普陀区城市数字化转型综合指数

去年,国家信息中心联合普陀区人民政府,在第三届上海数字创新大会上共同发布了全国首个地市级数字化转型指数,形成了全国参考可用、全市横向可比的综合型数字化转型评价体系。普陀区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用”“以评提质”,经过一年的发展,2023年普陀区城市数字化转型综合指数为88.20,同比增长约5个百分点,展现了加快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良好成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市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审查指导专家聘任仪式

为扎实推进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试点工作,上海市知识产权局组建了国内首支数据知识产权审查员队伍和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审查指导专家队伍,由18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基础专家、37名数据生产加工服务单位的实务专家组成。现场,10位代表上台接受了市知识产权局的聘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市数字化转型创新中心揭牌仪式

会上还举行了城市数字化转型创新中心揭牌仪式,由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城乡建设数字化专业委员会和桃浦智创城共建的“城市数字化转型创新中心”,旨在搭建创新资源的交流平台,在桃浦这块热土上加快形成创新创业的“生态圈”、汇聚人才的“磁力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形机器人智能化平台启动仪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算法谷、Risc-V车载计算联盟落地普陀签约仪式

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四梁八柱”首批规划的15个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之一,上海机器人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将在市科委的支持下,在聚焦机器人感知、认知、决策、执行共性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建设人形机器人智能化平台。此外,长风算法谷和RISC-V车载计算联盟落地普陀,为宜居宜业的产城融合新空间再添新动能。

主论坛上,知名学者和业界专家全方位、多角度洞察数字创新发展趋势,以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引领数字创新变革。本届大会还将围绕“数字+”城市建设、生命健康、知识产权、女性、生活、无障碍及适老等多领域举办多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