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剧本,无编剧,一种前所未有的真人秀综艺《灿烂的花园》,被张颂文拍火了!

或许节目组想做的是对标《向往的生活》那样的慢综,去记录小熊老师的生活;或许网友观看节目也是想找到慢综的代餐,但结果呈现的却是张颂文的生活,给新人们上演技课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开始有人说张颂文“爹味”、“说教”了...

确实有“爹味”,尤其是张颂文经常突然要这要那cue人即兴表演的时候,吃个饺子要表演,将饭桌变成了舞台,但这样的“爹味”你真的讨厌吗?

“爹味”一词为何会成为大众敏感的话题,只能说观众苦烂综艺的“说教”久矣。

咱就说说隔壁打着演综的名头干恋综的活又没几个人正经教学的“无限造孽班”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的影视化表演就是直接搬了一些经典,新老演员一混搭就是一出戏,模仿一下巅峰时刻的TVB台风,一边搞点情怀和说教,一边用小鲜肉和小花带流量。

从第一季到第二季这节目几乎毫无创意,把剩饭一炒,再加点佐料罢了。导师想认真说教,奈何没一个正经的学员,最后不过是给观众徒增笑话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的,不会说教就别拍了。

反倒是《灿烂的花园》里张颂文的“爹味”说教让人看了倍感舒服。

一是因为张颂文纯粹

把综艺拍成给演员上演技课,可能过多的即兴表演会引起部分网友的不适,但尽管如此,依然让人对张颂文老师的“说教”无法抗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颂文的“说教”纯粹到什么程度,例如:

他会考虑到马嘉祺比较含蓄,在外也比较依赖他为此回避了一起去马婶家;

会怕小曦看到别人等他感到愧疚,特意留着没包完的饺子皮建议大家说做宵夜;

会让侯老师带着佩瑶演一段感受老演员的实力,这些都是非常纯粹的引导。

他是真的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在“说教”,曾经受过的伤,留下的伤疤,揭开给众人看,并且告诉大家自己走过的弯路,吃过的苦,给出有依据有人情味有效的指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很难相信张颂文的出发点不是好的。让人即兴表演也是出于对演员的培养,然后纯粹的培养演员的心而不是想着录综艺,而且他很多时候很平易近人,而并非隔壁节目里的那种大吼式说教。

二是张颂文寓教于乐

节目第三期,张颂文让马嘉祺他们复原去马婶家吃到烂饺子那part,非常具有趣味又既能锻炼演员的人情味。

张颂文不光是让他们场景复原,然后又加难度让他们自己表演,那一刻就让人觉得他们一下子表演的好好,有了人情味,而不是假大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观众看这段也笑出了眼泪,特别搞笑的名场面,让演员情景重现吃到烂饺子,各位选手的反应真的很抓马,让他们重新演一遍的时候更嗨了...

可当张颂文提出要他们复刻马婶讲述失去至亲那段,真的是前面笑的有多欢,后面就有多共情...

奶奶是一种释然的状态在讲爷爷死了,但是年轻演员没有这个经历,一般会按照很难过那个状态演,也没错,生活百态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阿姨的洒脱淡然是很难演出来的,毕竟阅历差太多了,但年轻演员马嘉祺、姜珮瑶的表演也不错,毕竟是即兴的。

一部田园慢综,没想到里面的表演片段比大部分演综都要好!

这就是寓教于乐吧,老戏骨总说自己没戏的时候会去街上观察各式各样各行各业的人。网友觉得这就是张颂文提倡的演员要有阅历要在生活中多观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这个环节,虽很像张颂文在上表演课一样,但给人的感觉演员们可得劲了。

作为这个节目的其他嘉宾真的很幸运。前辈不高高在上,寓教于乐传授经验,后辈不扭捏不做作。

彼此之间感觉也没什么代沟,有不请自来的老朋友(那英跟信 ) 一起三更半夜坐电动车追逐烟火,完全肆意无剧本的松弛感太好了。

该搞笑的时候搞笑,该感性的时候感性, 哭了笑、笑了哭,太真情实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难怪网友说,这个综艺的含金量太高了,平淡却不乏味,还有演员们的即兴表演和重量级导师的指导教学。

那些一边喷年轻演员什么都不行,一边喷愿意教年轻演员表演技巧和职业态度的人,这些人就是尬黑罢了。

网友反驳尬黑说你们清楚在还没开始步入社会,或者是已经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了几年,然后遇见这种什么都想要教给你的老师,是上辈子造了多少福才能遇得见的么?

而且还是在这个行业属于是大佬级别的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上小熊老师的课,多少新人求之不得,看小马和佩瑶都很虚心上进,家川也乐在其中,这样的“爹味”说教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啊。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