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会记得,初中课本上参与南京大屠杀的两个百人斬刽子手,日军少尉向井敏明和野田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由于他们的军衔较低,起初他们的罪行并未被中国方面所知。

他们都被当成普通的战俘,遣送回了日本。

事情发现是源于参加东京审判的26岁的高文彬,当时他担任中国检察官向哲浚的秘书。

据高文彬回忆:1947年初,我作为翻译和秘书,收到法庭送来的上一天的庭审记录后,有空就到国际检察处的图书馆里查找资料。偶然间在图书馆内发现了一份1937年12月《东京日日新闻》报纸,上面刊登了一张照片,里面是片桐部队(第16师团19旅团第9联队)的向井敏明少尉和野田毅少尉在12月10日南京紫金山的杀人比赛,一个杀了106人,另一个因为刀口卷了杀了105人。日本的报纸把这两个杀人犯当作英雄。发现这张照片,我既愤怒又高兴。我复印了三份,一份交给国际法庭,另二份交给中国驻日代表团。他们有定期班机飞国内,然后通过他们把照片交给了宋子文和南京军事法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国际法庭以有关南京浩劫的举证已经结束和两人军衔太低为由,拒绝受理这份证据。

最终在宋子文亲自致函要求必须追查到底后,国际法庭才将此案件交给调查科科长理查德·沃森。

调查后发现,在1944年的莱特岛战役中,这两人所在的第十六师团13158人战死,仅有620人幸存。而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就是其中的幸存者(或许命中注定得由中国人进行审判)。

后来通过入伍资料查到了这两人分别来自山口县的神代村和鹿儿岛的河下村。

但是前去搜捕时,村民们都说不认识,有意包庇这两个恶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追凶工作陷入僵局时,调查科发现了一条重要的线索。野田毅曾作为日本军方宣扬的英雄人物,到九州鹿儿岛县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向六年级小学生做过报告,讲述自己如何在中国领土上实行杀戮的。

经过深入的调查和搜寻,终于在1947年8月20日,国际宪兵在埼玉县的一个不起眼的集市上,发现了在路边摆摊做生意的野田毅。经过审讯后,从野田毅口中得知了向井敏明的下落。1947年9月2日,向井敏明在山口县的乡下被捕,被捕时声称自己只是普通的农民。

另外,在追查这两个刽子手的过程中,调查队还戏剧性的超额完成了任务。

1947年5月18日,在东京赤坂路的一家鱼丸店,有个人吃完饭不愿意给钱,还打了店老板。在厮打过程中这人高喊说他在南京时候,一天就杀了100多个中国人,还敢跟他要钱。刚好国际宪兵队路过,心想这个人可能就是正在搜捕的向井敏明或野田毅,于是就带回去审讯调查。结果发现此人是第6师团的大尉(日军大尉相当于中尉)田中军吉,据称此人斩首300余人,从中华门到水西门杀遍南京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这三人都被引渡到中国南京受审,随百般辩解,但无法洗白罪行。

1948年1月28日,这三个百人斬刽子手,在南京雨花台被枪决。

执行时,南京围观的群众挤满刑场。

田中军吉吓的尿了裤子,被拖着上的刑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