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佛陀说过,智慧不可传。

佛陀看来,这尘世间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于那些悟性不够的人,哪怕你倾囊相授,也只能是对牛弹琴,毫无作用。

对此,不少人都疑惑,人与人之间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极大吗?很遗憾地说,人与人之间的悟性、认知差距,比人与哈士奇之间的物种差距还要大。

就跟读书是一样的,老师讲课,有的孩子一点就通,一听就懂。而有的孩子,不论老师怎么讲,也还是茫然无知,知识不入脑。

就跟赚钱是一样的,大家都读过大学,有的人懂得用知识变现,而有的人死读书,无法进行知识变现。就注定,前者富有,而后者贫穷。

对于“认知低下”的人,尽量不要叫醒他们。首先,你叫不醒他们;其次,你说太多,别人还会仇视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有一个故事。

一天,孔子带着子路外出游学,中途饿了,就让子路到前边的酒家买点吃的。店老板望着孔子师徒,就问了子路一句,可是圣人门徒?

子路自豪地回答,自己就是圣人门徒。确认了子路的身份,店老板就说,我有一个问题,如果你能给出正确的答案,那我请你们吃一顿大餐。

子路心想,我饱读诗书,别说一个问题了,哪怕十个问题,也不在话下,就答应了店老板的要求。

店老板写了一个“真”字,问子路,这是什么字?子路哈哈大笑,回答,这不就是“真”字嘛,店老板你可不能出尔反尔。

听了子路的回答,店老板生气了,反驳这不是“真”字,而是“直八”,亏你还说自己是圣人门徒,一看就是欺世盗名之辈。

为此,子路和店老板就争吵了起来。孔子走了过去,问清楚了事情的原委,就跟老板说,这确实是“直八”,子路还是学艺未精啊。

老板很高兴,就请孔子师徒吃了一顿。事后,子路问孔子,老师为什么要如此回答?孔子说了一句,别人就认定这是“直八”了,你何必跟他认真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子路,非要为了“直八”而跟店老板争吵。在子路看来,店老板错了,而自己才是对的,自己就有责任叫醒认知低下的店老板。

孔子,并没有为了“直八”而跟店老板争吵,反而认同了店老板的说法。在孔子看来,别人有别人的看法,自己又何必较真,非要改变别人呢?

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主动改变自己,才是神。而主动改变别人,就是神经病。

你认为,地球是圆的,他认为,地球是方的。为了改变他的观念,你就会跟他吵起来。吵到最后,他直接把你当成了仇人。

如此,又何必呢?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你明知道对方是傻瓜,你还要跟傻瓜争吵,那你不就比傻瓜更傻瓜了吗?

别人有别人的观念,我们有我们的三观,双方本就是井水不犯河水,又何必争吵太多呢?

做个沉默、淡然的人,才是为人处世的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天道》的丁元英说过一段话:

“我现在已经不和别人争吵了,因为我开始意识到,每个人只能站在自己的认知角度上,去思考问题。所以,如果有人跟你说一加一等于三,你只需要笑着对他说,是的,你真厉害!”

在现实生活中,他觉得,一加一等于三,你觉得,一加一等于二,那你就容易跟他吵起来。

可在丁元英看来,他说一加一等于三,那就随他吧,反正他也就这个认知了。就跟“羊改变不了吃草,狗改变不了吃屎”一样,何必劝他呢?

我们不妨扪心自问,在现实生活中,是否因为观念上的冲突,经常跟别人争执?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每个人都想改变别人。

父母想要控制孩子,孩子想要摆脱父母的控制,双方就会闹矛盾;大学生看不起初中生,初中生也不认同大学生,双方就会吵起来。

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白天不懂夜的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

写到最后

我一直认为,佛陀所说的“智慧不可传”是有道理的。

想起一个案例。有一个经济学家,跟一群农民、文盲说“基尼系数”。农民、文盲听到后,就想到了沙滩的比基尼,还大骂经济学家思想龌蹉。

这不就是上文谈到的“对牛弹琴”吗?你懂的,别人未必就懂,也未必会认同。既然如此,“直八”就“直八”吧,满足文盲的虚荣心,也挺好。

正如某乎上的一句名言:

“对既得利益阶层来说,动他利益如同动他生命;对很多底层来说,改他观念如同掘他祖坟——底层的观念正是上层利益的来源。而试图说透这一切的,是双方共同的敌人。”

如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