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AI到底有啥用?

本周科技圈大事是GPT- 4o的发布,朋友圈满屏「amazing」,形容新一代GPT长出了眼睛和耳朵,翻译只用320毫秒,英文和西班牙文无痛交流,至少有五篇科技媒体的标题《科幻电影〈Her〉时代的到来》。

《Her》是一部 2013年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孤独的中年男人爱上一个AI机器人的故事。十年后,人类和机器谈情说爱照进现实,ChatGpt里的「G」是「Generative」,即生成新东西。

最近参加一场科幻小说发布会《莫莉与森克》,也聊到AI话题。这本书讲述了女主人公卷入商业漩涡,靠AI机器人脱险。书里的AI机器人是男性设置,叫森克。这本书的有趣之处是,创作在疫情期间,出版后和AI技术一对照,分不清该叫「科幻小说」还是「非虚构小说」。

新书发布会上,一个读者忽然举起手:刚一直讨论人和AI的伦理问题,法律边界,男女主人公到底是不是爱,我似懂非懂,但我比较关心,现在生活里哪些地方有AI功能了?

一个真问题,现场气氛一下松弛了,话题终被拉回日常的深处。

作家解释说,比如您刚拍照可能用了AI美颜,您今天参加活动的地图导航有 AI设计的最优路线,您如果开新能源车,自动驾驶也是AI功能的展现。

一个公认的事实是:我们已经很难区分生活里哪些是AI参与的,哪些不是。和蒸汽机、电力、半导体和互联网一样,AI已经是通用技术。然而,任何一个通用技术落地到具体场景,是缓慢而渐进的。爱迪生在 1879年发明电灯,直到 1910年,大部分工厂仍然会优先采用蒸汽技术,如果在1900年问一个普通人,你知道「电力」吗?大概率是不知道。

三个加拿大科学家合撰过一本书叫《权力与预测》,总结出像AI这类通用技术被大众真正感知需要经历哪些阶段:

第一阶段叫「点解决方案」,优化现有功能。比如让电力取代蒸汽。

第二阶段叫「应用解决方案,比如让电力进入工厂,整体提升生产效率;

第三阶段叫「系统解决方案,电力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大部分生产线,改变了生产关系,现代流水线由此诞生,汽车又因为流水线的出现,大规模生产,取代了马车。

这本书认为,当下的AI作为通用技术处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之间,也叫「中间时代」,进入第三阶段要等待杀手级应用的出现以及社会系统大规模兼容,两件事互为因果。

李开复前不久接受采访时谈到什么是杀手级应用,即新的技术找到PMF(产品市场匹配),他举例,字节跳动因为足够早预测到用 AI算法推荐短视频,推出抖音,导致其他公司如腾讯这样的巨头都无法复制抖音。

当技术处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中间时代,竞争往往最焦灼,因为这涉及到权力转移,电力系统花了十几年才实现颠覆,它改变了经济,将权力转移到控制电力、电网和使用电做大规模生产的人。

AI现在也处于这种状态,新人抢占市场,老人从头思考业务。 最近一段时间市场营销投放最多的是几家大模型创业公司;而 有稳定收入的公司也喊出AI: AI+手机,AI+保险、AI+游戏……

套用移动互联网那句名言:所有领域都值得被 AI重构一遍。

数据是门槛

AI的启动门槛是算力、算法和数据。

算法普遍使用神经网络算法;算力是英伟达 GPU占绝对主导。数据是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一切可被压缩识别的语义物料。

算法和算力投入大,极烧钱,短期很难追赶;大部分公司会从数据设计AI战略,尤其市场上已经跑通垂直场景的公司比如医药、金融、教育,加AI,先做到提高生产力和服务效率。

「值得买科技」也是一家很典型的有垂直数据壁垒的公司,这个公司最有名的产品叫「什么值得买」,一个基于消费的UGC平台,为用户提供消费决策建议。比如你想买一把中式菜刀,平台有不同的参数对比,买一款键盘也会有各种轴体测评。和其他种草平台相比,这里的用户更理性,消费有强目的性。

AI前时代,「什么值得买」就搭建了两个消费数据库:一个是商品库,有近5亿条内容,一个是内容库,有70亿条内容,同时支持业务发展。AI恰好可以激活这些数据。创始人隋国栋说,大概从2015年就开始建设整理数据库了,经过了长期的积累,「大模型技术在不断迭代,但内容存在就是存在了,新生产就是新生产,有没有内容收集能力,是这家公司未来能不能持续在一线的关键。」

前不久我参加了「值得买科技」的战略发布会,去之前有一个比较大的好奇:像「什么值得买」这类年收入稳定在十几亿、月活4000万的腰部互联网公司如何设计自己的AI战略?

他们的探索比大公司更具参考性。

「什么值得买」认为最大的机会点是:消费是一个垂直场景,而市面上通用大模型不能很好地解决垂直领域的问题,比如「什么值得买」的核心价值是帮助用户买得更好,包括好产品、好价格、好体验,以及消费决策链尽量短。

通用大模型更善于处理静态的、结构化的知识,不善于处理动态的、偏经验的消费内容。比如「推荐一款最适合打XX游戏的电脑」, 2023年和 2024年导出的结果是不同的。从这个角度看,一些通用大模型也意识这个欠缺,最近Kimi官方应用商店上线「什么值得买」官方应用,大概出自这个考虑。

也是基于此,「什么值得买」决定自研大模型,垂直场景自研模型有三个优势。

  1. 有真实的用户以及业务场景。 模型早期建立护城河需要 大量 用户 反馈,从反馈 中优化;

  2. 有优质的 语料。 「什么值得买」调取了1.2亿条、约 300 G的消费训练 语料,和通用大模型相 比,垂直大模型需要更大比例、更大密度的优质消费领域语料配比

  3. 更理解行业。 「什么值得买」对消费内容的理解力更强,更擅长拆解消费的提问,隋国栋在发布会上解释,他们把模型筛选内容分五个维度: 信息密度、创作意图、情绪情感、趋势场景和价格。

在模型架构上,什么值得买搭建了「 2个数据库、 3个引擎、4类应用」,说得通俗点,围着「模型」为品牌方、消费者,提供从内容生产到平台分发的各类提效工具。

「我们不是为了在 ppt上写 1234好看才推出四个概念,而是做出来恰好就是1234。」隋国栋说,「什么值得买」过去为用户提供「买什么」,后来变成「怎么买」,这是因为大环境从消费供给不足到供给过剩,但平台始终希望帮用户「科学买到更好的」。然后随着 小红书、抖音出现,消费信息过载,「什么值得买」希望帮消费者「save time」而不是「kill time」,所以AI时代恰好可以把价值锁定在提升消费决策,「即永无止境地提升B端和C端之间的连接效率。」

这个场景下的用户大多不是闲逛逻辑,而是心里有想买的东西,处在「比较」阶段。过去基于关键词搜索,然后一页页翻找产品评论。 现有模型生成能力 +交互聊天式产品形态可以精准提供答案。像 「什么值得买」推出的一个叫小值的AI购物助手,嵌套在自己的APP里,就是培养用户用AI助手形态解决信息过载问题。

比如我想买一个烧水壶,问小值。 小值先给建议,买烧水壶需要考虑几个纬度,然后再给推荐链接; 第一次的搜索结果,我不太满意,反馈后,小值提出要它更多信息,比如「价格、使用场景、特殊功能」,「家用场景,一个人使用,好清洗」。 最终通过多轮对话,我买到了合适的烧水壶。

小值是一个很典型从垂直场景长出来的AI助手,通过用户不断反馈,调教,它优化为最懂你的购物助手。比如小值,从和我的两轮对话中已经标记出一些关键词「易打理、单人份」。

下次它为我推荐炒菜锅时,就不会优先推荐32厘米口径的。

预测与判断

《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评论》曾做过一个调查:59%的公司都说自己有一个AI战略,有 57%的公司声称已经部署了,只有11%的公司从中获得了实际的商业收益——这11%的公司恰恰都是利用AI介入到了信息的预测环节。

人的决定=预测+判断。生成式模型本质是一场预测能力的进步,预测来自机器,判断来自人,将预测和决策脱钩,决定更加合理。

比如过去农民看天吃饭,引入AI后,可以预测天气、气候、是否适合播这类种子,播多少合适;再比如向银行提交一份贷款申请,银行基于你过往的消费记录,预测是否有偿还能力,审批不审批。

消费场景下,「预测」就是人和货的效率匹配。

电商过去普遍使用「你可能还感兴趣」,基于兴趣+算法做预测,但这种预测往往不够精准,我在抖音买过一个插线板,然后系统总会给我推荐插线板——平台尚无法识别「耐用品」这个概念,而且大平台受限于自己的供给,没办法充分比较。

这也是「什么值得买」这样的的第三方平台的机会:每个电商都是它的甲方,但本质上,它唯一的甲方只有用户。

它的价值是为用户匹配最合适的产品,而后形成消费闭环。所以从B到C这条效率链路,是让用户更快形成花期的决定。那么,要先理解「决定是怎么做的」,然后改善现有「做决定的效率」;再改变「做决定的方式」;最后促成「新决定」。

提升现在的决策效率,小值现在的形态基本可以解决,通过用户提问—反馈—优化不断调优模型,形成飞轮效应,这个阶段要大量积攒用户数据。

当用户习惯用AI做决定时,可以影响用户「做决定」的方式,比如让用户更加清楚自己到底想买的是什么。

比如我最近感兴趣手帐,问小值,我想买一个手帐,看到推荐后,我意识到,我其实是想要一个有日记功能的手帐;小值又给出结果,我又意识到,我其实是想要一日两页的手帐,然后通过第三次结果,我又清晰了想法:我需要的是一日两页且行间距大的 A6手帐。

和小值发生多轮对话后,我发现,我其实不是想要一个手帐,而是需要一个 A6记事本,随身记录灵感。

有时候人们并不知道自己究竟想买什么。

最后,当AI的预测准确性提升后会促成新的购买决定。这部分会颠覆传统的购物方式。

举例,平台每个月给你发来一箱商品,是基于你的个人数据得出的预测,喜欢的就留下,不喜欢的就退货。 这种方式可以让你多买一些东西,也可以省去一些时间。 亚 马逊很早就测试过这个功能叫「预先发货」,但现在的退货环节不太完善。

再比如AI有「涌现」能力,A和B嫁接成一个新东西,那未来能不能预测新品类或新产品?开个脑洞——有灭火功能的扫地机器人,或有香薰功能的电子烟雾器。

投资人朱啸虎前不久笑谈,信仰AI,但更信仰马上能商业化的AI。从这点看,当新技术开始谈商业化,参与者一面要接受商业模式的检验,一边要推动技术的进化。按照李开复最新观点,AI时代是一个两手都要抓的竞争时代。

像「什么值得买」这类已经有明确商业场景的产品恰进入了这个阶段,一边用AI为原有的业务提速,一边加大对AI的投入重塑产业链。

不过站在用户的角度,终又站在变化的临界点。周末那场新书发布会,一个读者不无担忧地说,如果未来我们被AI围绕,那到底是机器更像人,还是人更像机器?我们到底消费的是我们真正想买的东西,还是机器推给我们的?

「你的提问其实已经代表了你的答案。」嘉宾里有一位哲学教授,「你如何看待自己,就会变成什么。」

READ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