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根据真实案例改编,部分情节来源于网络,情节有润色;图片来源于网络,部分图片与文章内容无关,仅为配合写作效果;部分人名为化名;情感性阅读,理性看待。

2009年11月26日,上海海事大学的一名女研究生杨元元在宿舍厕所自缢身亡。她的母亲望瑞玲对学校表示指责:“我女儿是在你们学校死的,就凭这点儿你们就必须负责!”

然而,当曝光杨元元死亡现场图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杨元元利用水龙头将自己吊起来,自杀时身体处于半蹲状态,随时可以站起来,但她宁愿蹲着被勒死,也不愿意站起来。

杨元元的身上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何会有此强烈的求死意愿呢?

杨元元生于1979年,出生在湖北宜昌,她的家庭并不富裕。母亲望瑞玲是一名军工厂的工人,靠着微薄的工资艰难地养活着杨元元和她的弟弟杨平平。在杨元元6岁的时候,父亲意外去世,使得家庭的生活更加困难。望瑞玲是一个强势的母亲,她努力掌控着两个孩子的生活,经常教导他们要出人头地,不要被周围的人看不起。

杨元元从小就很有进取心,她努力学习,最终考入了名校武汉大学。然而,事实上,当她填写志愿时,她更想去大连海事大学学习海商法,成为一名律师。但是,望瑞玲认为这样离家太远,而且交通费用也很昂贵,于是坚持让她去武汉大学学习经济学,认为这样将来赚更多的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杨元元多次哀求母亲,但最终还是妥协了,放弃了自己的梦想,选择了经济学专业。然而,入学后,杨元元发现自己对经济学并不感兴趣,但为了母亲的期望,她只能硬着头皮去学习。但她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攻读法律专业的硕士学位。

两年后,杨元元的弟弟也考入了武汉大学,这让家人都感到很骄傲。他们以为家庭的生活会越来越好,但现实却并非如此。

两年后,母亲搬出了工厂,"躲"到了女儿的宿舍里。

杨元元的大学生活并不顺利。在前三年里,为了不向家里要钱,她不得不边学习边打工。

长时间的贫困生活使得杨元元性格孤僻,极度自卑。她的同学们这样描述她:

她平时不爱交际,也不谈恋爱,遇到活动也不愿参加。

如果说孤僻和自卑只是小问题,那么三年后,杨元元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