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材

5月28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发布公告,对教材插图表示道歉,并提出了整改的方案。

大致要点是对“小学数学全套教材所有插图进行绘制更换”,在听取“社会各界尤其是一线师生及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之后,“确保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按时使用新教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具体的整改到位时间是:2022年9月1日。

而今天已经接近6月1日,那么意味着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整改时间,只有短短的四个月。

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完成小学数学教材的插图更换,可以说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9月份开学,需要整改完工的教材是一、三、五、七、九、十一共计六册。春学期的教材可以暂时放一放,先把秋学期的六册教材的绘画内容给整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插图

按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公告中说,要将“小学数学全套教材所有插图进行绘制更换”,也就意味着要重新设计教材里的插图,这个工作量是相当的惊人的。

而在整改的过程中,还会碰到一个很尴尬的问题。

这就是教材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很健康的,是不存在什么毛病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教版数学教材中的大部分插图还是能够接受的

现在人教版数学教材里出问题的是很少的一部分,加起来不到十张图片。从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说法中,可以看出,正是这寥寥可数的图片,把一大堆的插图,都给祸害了,导致不得不更换。

实际上,我们很好奇,为什么在今年5月份,突然爆发了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教材的批评与指责声浪,可以说让人民教育出版社猝不及防。

而之前,包括在2022年的杂志上,对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这套小学数学教材都是一片倒的好评如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教版教材插图

有不少研究者,撰写各种论文,对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这套小学数学教材进行研究、评价、礼赞。

这种礼赞包括各种维度,可以说把这套教材的所有优点都给囊括了。

我们不妨看一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年2期,刊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传承》,认为人教版的这套数学教科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非常丰富。”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年6期,刊发《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爱国教育元素分析》,认为:“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蕴含丰富的爱国教育元素,结构编排贴合学生认知发展,内容设计维度多元且有所侧重。 自然维度层层递进,呈现了解自然到保护自然的认知逻辑;人民维度聚焦生命发展,关注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与社会结构;文化维度守正创新,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建设维度继往开来,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国际交流维度美美与共,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 ”

这个评价是相当的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插画

《教育观察》2021年第7期刊发《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分析》,认为:这套教材“其中包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类: 蕴含数学知识的人物故事; 展现数学科学性的文化艺术遗产; 推动社会生产进步的科学技术; 体现爱国情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体现民间文化的风俗节日。教材中包含的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以下价值: 体现课程思政的时代特点; 引导学生用科学理性的方式认识世界; 德性、艺术性与理性的融合;隐性素材丰富,留给教师发挥的空间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年1期,刊发《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文内容分析》,认为:“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内容最多,社会层面的内容最少;随年级升高,教科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数量总体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数与代数领域蕴含的数量最多,综合与实践领域最少;呈现方式以隐性和图文混合为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插图

《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第1期,刊发《我国传统数学文化融入教科书的价值、现状与展望——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为例》,认为“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有着较为丰富的我国传统数学文化, 且其在呈现方式、内容分布和认知水平上表现出了若干鲜明的特点。”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8年第2期刊发《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所蕴藏的道德观念研究——以人教版为例》。

这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可以看出,刊发的论文都是对这套教材大加褒扬,即使提及缺点,也是轻描淡写,顺带而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现在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爱国教育元素分析》一文,看看这本教材里的爱国教育元素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样的情况,也可以让那些对这套教材恨不得弃之而后快的网友,更全面地认清这套教材的真实状况。

这篇论文的第二部分,标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各维度爱国教育元素分析”。

这一部分,共分五个维度,标题如下:

(一)自然维度:层层递进,呈现了解自然到保护自然的认知逻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人民维度:聚焦生命发展,关注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与社会结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文化维度守正创新,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社会主义建设维度继往开来,做未来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国际交流维度美美与共,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选择其中第三个维度“文化维度守正创新,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看看小学数学教材在文化维度方面如何倡导主流文化的。

文中认为:“ 教科书中文化元素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是增强学生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自信的重要素材。 本文选取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传统文化’,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革命文化,对传承至今的古文汉字、传统科艺、节日习俗、文物遗迹等爱国教育元素进行统计,引导学生学习中华文化以守正、传承并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精神,厚植文化底蕴。”

具体是1—2年级:糖葫芦、中国结、杂技顶碗、春联、剪纸、日晷、铜漏壶、算筹、风车、天坛、天安门广场、七巧板、乘法口诀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4年级:诗歌、剪纸、糖葫芦、红灯笼、古钱币、算盘、指南针、司南、罗盘、故宫、赵州桥、长城、人民纪念碑、分数与小数的由来、亩、鸡兔同笼、节气歌、闰年与平年、“腊”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6年级:中国结、玉璧、国画、折扇、古代工艺品、故宫、中国园林、客家房屋、蒙古包、革命老区、围棋运动、圆周率、原田术、《九章算术》和《庄子·天下篇》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本教材的内容来看,介绍国外的东西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我们要有开放的胸怀,给孩子以更广阔的视野,出现国外的一些造型、历史、文化元素,并不意味着就是崇洋媚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纵观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教科书,选取的一些事例,突出了中国的文化与现实,包括卡通人物形象,都是以中国的作品为主,连唐老鸭与米老鼠都没有列在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正需要整改的部分,是个别图案设计中的敷衍了事、线条冗赘及不适图形。也不能说这些造型是插图师有意为之,只能说在绘制插图时,引用美术素材,不问青红皂白,随手捡取了一个现成的图案造型,从而引发了低级的错误。如果说这些插画师是潜伏的破坏中国文化的异己分子,你能相信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了道歉,及时这一点上值得肯定,但是未免过于简单。应该对教科书的整体特点,向公众进行全面介绍,让公众知晓这后边的编撰、设计、审查各个环节所做的工作,对引起争议、触发众怒的插图的原因,进行解释,也要撇清那些不是人教版数学教材里的不雅插图,如跳绳露出内衣、玩游戏触摸小伙伴胸部的插图,就并非是人教版教材里的图案。现在这种以讹传讹的对人教版数学教材的指责,仍然一传十、十传百,显然加大了人教社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人民教育出版社及时作出向公众更为全面、透明的来龙去脉的披露的话,也不会陷入到现在这样的被动。

甚至笔者与一位小学老师聊天时得知,下学期的教材按过去的惯例,基本已经印好了。如果是这样的话,人民教育出版社如何在四个月内,重新拿出一套新版的数学教材来?

事实上,这套教材的思想内容,并非如网友所传闻的那样,甚至渗透进了敌对势力的特洛伊木马,要不然,也不可能之前这套教材一直被研究者解读出积极、健康、向上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应对这个事件时,并没有做到信息的及时跟进,从而不得不作出全面退却、重新编绘教材的承诺。因为事实上,这个教材并没有出现全局性的大问题,总体基调还是值得肯定的。

笔者也是因为太好奇之前网上流传的很污眼的一些教科书插图,才去找来了人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通读一遍之后,发现并非如网上流传的那样问题丛集,相反,教科书非常注重契合时代的大主题,被网友们挑出来的插图,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些细枝末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实话,包括学校老师,也不会对这些插图进行仔细的解读,实际上,人教版教科书的插图,在研究者那里,一直认为有一点喧宾夺主的味道,调查显示,老师在讲课时,都是跳过华彩的插图,直接进行内容的教学。所以,教材里的插图存在了十年,也没有引起学生的反弹,正是因为数学教材里的插图也不要过高地估计它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在教科书事件中,人教社应该有更好地应对,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自己犯的错误,勇于承认,不是自己犯的,及时澄清,这是让教科书事件得到妥善解决的一条可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