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拜登在白宫签署了美国国会表决通过的一揽子对外援助法案,这里面有援助乌克兰的,有援助以色列的,还有用于印太地区,援助台当局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普京而言,他最担忧的不是对乌军援,而是美国对印太地区军援的80亿美元

从理论上讲,如果站在俄罗斯的角度做分析的话,最担心的应该是对乌军援,而且这次的表决主要就是围绕援助乌克兰所展开的。但事实可能要出乎预料,比起援助乌克兰,普京更担心的是美国援助台湾。

俄罗斯国内的一名政治学者表示: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并非俄罗斯最关注的焦点。 相比之下,对台湾的援助才是真正的重点。尽管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给俄罗斯带来了战术上的困难,但并不足以构成战略危险,反倒是用于印太地区的80亿美元援助将可能真正改变游戏规则。

不得不说,这一逻辑可真够神奇的,也很出乎预料,毕竟现在与俄罗斯作战的可是乌克兰,印太地区以及台海局势似乎与俄罗斯“八竿子打不着”,为何俄罗斯学者会突然来这么一个“神逻辑”呢?下面就来分析一下普京更担心对台军援。

(一)美国通过一揽子对外援助,外界普遍认定,俄罗斯最担心的是对乌军援,但这种想法可能是错误的

在国际劳动节假期之前,美国国会和白宫紧赶时间,快速通过了一笔庞大金额的对外援助,这次的军援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个是给乌克兰的,一个是给以色列,还有一项是给印太盟友的,其中台当局是这次美国军援印太地区的重点对象。

从具体金额数值分配看的话,乌克兰得到了610亿美元,以色列得到260亿美元,台当局以及美国其他的印太盟友共分到80亿美元。从数据看的话,显然这次美国对外一揽子援助主要是围绕援乌展开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一之前,美国众议长约翰逊把援乌法案提交到众议院表决,很快法案通过,乌克兰打仗的钱有了

在过去半年多的时间中,美国政坛围绕援乌吵得不可开交。共和党人对援乌产生了重大分歧,与传统的共和党人相比,亲特朗普的“极右翼”团体是极力反对“援乌”的,他们认为“援乌”是徒劳的,美国纳税人的钱不应该扔到海外,而是应该投入到美国国内,尤其需要加大对美墨边境的投资。

在这一届的美国众议院内,共和党人仅仅占据了微弱的优势席位,这一届的共和党籍议长非常不好做,即使勉强能够拿到议长锤,最终也不过是坐在火山口上。在党内分歧严重的背景下,无论是之前的麦卡锡,还是后来的约翰逊,在过去大半年的时间中都不敢公然把援乌法案在众议院进行表决。

但进入4月份之后情况发生了改变,乌克兰战场局势骤变,俄军一路西进,乌军节节败退;约翰逊在见完特朗普后在援乌问题上似乎得到了某种背书。所以在此背景下,约翰逊直接把一揽子对外援助法案提交众议院进行表决。后来由于推动表决对乌军援,约翰逊被本党议员格林弹劾,最后民主党和共和党人合力保住了约翰逊。

至于说援助以色列和印太地区,这纯粹是“援乌”的陪衬。以色列与美国的特殊关系自然不必多说,即使不与“军援乌克兰”捆绑,直接表决的话,美国国会也会以压倒性的优势给予通过。至于说军援印太地区,那就更不用说了,仅仅80亿美元,还不到“援乌”金额的1/7,很明显,这就是一个陪衬。鉴于美国国会两党对台海局势以及印太地区都有极高的关注度,所以“军援印太地区”与“援乌”绑定就是为了能够推动后者在国会迅速闯关。

而当约翰逊改变政治态度,让对外援助法案在众议院快速表决通过后,参议院和拜登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一机会,毕竟乌克兰战场局势可是“救兵如救火”。

从理论上讲,美国通过的这份一揽子对外援助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俄罗斯,因为这里面乌克兰得到的钱最多。但真实情况可能会有所出入,俄罗斯的一名政治学者表示:比起乌克兰,普京更担心美国援助台湾?台海局势可是与俄罗斯“八竿子打不着”,俄罗斯的国土虽然地跨欧亚大陆,但印太区域向来都不是俄国人的战略重点,美国的“印太战略”也不是为俄罗斯所设计的。其实不仅仅是当代俄罗斯,历史上的沙俄、苏联都不重视远东地区,更看重的是欧洲方向的战略利益。那么俄罗斯国内的学者突然给出这么一个评估,又是怎么一回事呢?首先来看一看该评估是如何产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学者在美国《外交官》杂志发表文章,认为普京更担忧美国的对台军援

日前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的政治理论讲师亚诺夫斯基在美国《外交官》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在摘要部分是这么写的:莫斯科认为,对乌克兰的最新一轮军事援助是一种战术上的阻碍,而不是战略上的危险。印太地区的80亿美元是真正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文章开头写道:当美国国会改变政治态度后,拜登迅速行动,签署了这份950亿美元的对外军事援助,由于乌克兰面对的是俄罗斯,后者正在顿巴斯地区稳步推进,乌克兰自然获得了最大的拨款份额。鉴于目前持续的加沙冲突以及美以特殊关系,以色列拿到一笔260亿美元的军援拨款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这里面给台当局的钱才是真正的升级,至少莫斯科是这样看的。

当拜登签署这份950亿美元的对外军事援助拨款法案后,西方媒体竞相强调俄罗斯对这份军援法案的沮丧,英国广播公司特别提到了俄罗斯主流媒体对这份援乌法案的态度:他们称迈克·约翰逊完全“是个傻瓜”、“被洗脑了”。这表明众议院批准向乌克兰提供的 610 亿美元援助计划触动了莫斯科敏感的神经,美国的彭博社则明确报道了俄罗斯官方对这份援乌法案的态度。在西方看来,毫无疑问,在这份援助法案中,对俄罗斯影响最大的是援乌法案。

但真实情况却并非如此,在俄罗斯看来,这次乌克兰拿到的钱虽然最多,高达610亿美元,但与过去西方已援乌的2780亿美元相比,它是苍白无力的。过去西方给了乌克兰2780亿美元,但后者依然未能在战场上打开新局面,去年的反攻不也是“无疾而终”吗?2780亿美元都没起到作用,更何况是这次的610亿美元呢?

在克里姆林宫看来,美国最新一轮的援助只是给乌克兰有限的喘息机会,不会改变战场上的最终趋势。与战前相比,俄罗斯在没有进行全国总动员的背景下,把自身的兵力扩大了15%,而现在乌克兰却颁布了历史上最严厉的“全国动员法”,莫斯科看到这一点认为时间在自己的一边,而美国对乌克兰新一轮军援是基辅几乎绝望的迹象,这只会在战术上给俄罗斯带来麻烦,但不会带来战略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京并不在意美国的对乌军援,因为在他看来,基辅几乎已经绝望了

至于说援助以色列,莫斯科就更不在意了,甚至而言,美国援助以色列越多,中东局势越复杂,情况对俄罗斯就越有利,因为这可以分散全球舆论、西方对俄乌冲突的关注度。

(二)莫斯科并不担心乌克兰局势,更担心的是台海乃至整个印太地区局势

事实上,对莫斯科而言,台海才是真正的“游戏规则改变者”。这项针对台湾以及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其他伙伴的80亿美元一揽子计划将产生重大影响,莫斯科需要花费更大的精力来应对美国在印太地区投入的80亿美元,因为印太地区是俄罗斯的大后方,也是当前该国商业和外交的优先目的地。

随后亚诺夫斯基继续在文章中写道:其一,这次对台当局的军事援助表明,美国对北京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全面穿梭外交”并没有改变美国对华态度,美国一直致力于让中俄两国的贸易通道彻底被切断。

这次台湾地区2024选举过后,赖清德上台,未来的台海局势不容乐观。而目前美国的直接援助、“美日联盟”的收紧以及对台海局势的关注,正让台当局走向更大胆的地步,他们已经开始准备进一步“去中国化”。

在俄罗斯看来,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美日以及台当局的一系列动作将会在台海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其二,“海马斯”多管火箭炮正在进入南海,美国提供强大的武器重申了战略承诺,振奋了当地的盟友。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受此影响,撕毁杜特尔特时代的“君子协定”,正在南海局势中加紧冒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加大对印太地区的军援只会刺激菲律宾,让他铤而走险

其三,美国向印太地区提供的80亿美元虽然金额不大,但能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撬动地缘政治关系。“五眼联盟”持续收紧;美韩、美日达成最新的造船合作意向;“奥库斯”集团正试图扩张与升级,而80亿美元将会成为新的催化剂,这意味着未来美国将在中国周边投入更多的力量。

从腹黑学以及现实利益角度分析的话,美国在印太地区投入的力量越多,在某种程度上似乎符合俄罗斯的利益,因为这可以让美国的战略精力变得更加分散,从而减缓俄罗斯在欧洲方向的战略压力,就像巴以冲突所产生的影响一样,美国对中东事务的被迫投入让俄罗斯遭遇的战略压力在很大程度上锐减。

但现实情况可能要更复杂,或者说印太地区的情况与中东地区局势有很大的不同。对俄罗斯而言,地区国家之间的“不结盟”、“中立”非常重要,他们可以在不屈服美国制裁压力的背景下成为俄罗斯外交与对外经贸关系的突破口。俄乌冲突爆发后,东南亚很多国家保持“中立”,他们没有在这场冲突中选边站队,这就成了俄罗斯对外关系的一个潜在通道。

2023年11月7日,东南亚—尤索夫伊萨研究所曾发表了这么一篇文章:俄罗斯的记忆外交正在东南亚带来红利。一直以来,俄罗斯与东南亚地区之间的经贸联系非常小,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与东南亚之间的贸易额再次下跌,这一数据目前只占到东盟10国对外贸易总额的0.5%。俄罗斯对该地区的武器销售已经“断崖式”下降,随着东盟国家努力实现碳中和的未来,对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将减少。只有孤立的缅甸对俄罗斯的核电技术感兴趣。

但俄乌冲突爆发后,受西方外交、经济孤立、制裁的压力,俄罗斯开始想办法“突围”,他们把目光瞄向了中东、远东和东南亚。

在过去30年来,俄罗斯与东南亚的关系并不深,不过却利用“记忆外交”在东南亚试图打开一条突破口,而这一“记忆外交”主要根植于冷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把目光瞄向全球中立国家,其实印太是重点区域

2022 年,一座献给上世纪70年代在训练老挝飞行员时遇难的苏联飞行员的雕像在万象揭幕。俄罗斯驻老挝大使宣布“苏联飞行员壮举的记忆将留在两国人民的记忆中”。在印度尼西亚,1960年代初苏联的武器转让帮助苏加诺政权挡住了荷兰殖民者对巴布亚几内亚的攻势。

但这种“记忆外交”显然起到了很大的效果,在联大有关俄乌冲突的投票中,越南和老挝直接投了弃权票,在印度尼西亚,苏联对苏加诺政权的军事援助仍然引起了老一辈人的共鸣。正如一位著名知识分子今年早些时候对作者所说:“今天,俄罗斯可能不是一个重要的朋友,但它是一个老朋友,应该受到相应的尊重。”

苏加诺的女儿、前总统梅加瓦蒂·苏加诺普特里是目前总统佐科所在政党——印尼民主党的负责人,其批评了乌克兰,但赞扬了俄罗斯。

东南亚是俄罗斯打开外交的突破口,而范围更广的印太地区则是他打开贸易新通道的突破口。2023年《日经亚洲》曾披露:印度洋上的小国马尔代夫是规避对俄罗斯制裁的货物的转运点。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的1年时间中,约有40万台美国制造的半导体通过马尔代夫运往俄罗斯,总价值5360万美元。

利用第三方规避制裁对俄罗斯而言非常重要,广大印太地区“中立”国家成了俄罗斯外交、经贸的突破口。但这次美国加大在印太地区的军援力度,俄罗斯感到非常担忧:台海局势的紧张以及美国的军援拉拢将迫使更多的印太国家不得不考虑放弃“中立”,站在美国一边。即使他们不想在中美两国之间“选边站队”,但如果局势紧张,美国压力过大的话,他们可能将不得不考虑改变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以缓解美国的施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普京看来,白宫对台当局的军援比军援乌克兰的威胁性更大

正如亚诺夫斯基在文章中所写得那样:“地区不结盟”对俄罗斯至关重要。东南亚是科技供应链的外交政策重点。然而,随着“印太军事化”的深入,台海、南海局势的持续紧张,广大印太国家将很难保持中立。4月前的东南亚是一个在集团贸易竞争上松散的地区。现在,莫斯科以惊人的清醒度看到了不可预测的升级螺旋的威胁。军备和技术竞赛以及日益加剧的集团化将会让莫斯科未来在印太地区不受欢迎的程度加剧。

亚诺夫斯基表示:对俄罗斯而言,乌克兰局势已然如此,它是可控的,不需要做更多担忧。而印太地区不同,俄罗斯已将它看作是自己的“后方”。与外部普遍想法相反,俄罗斯并不担心对乌军援,他更担心的是美国对台湾以及整个印太地区80亿美元的军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