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志伟最近因为蓝洁瑛事件,被推上风口浪尖。

因为曾志伟在这起事件中的疑似丑陋表现,他的旧账也被逐一翻开。其中提到一件前科旧案,就是他在1990年导演的电影《安乐战场》中,他曾经“假戏真做”强暴女演员。这则旧闻给人的印象,好像是曾志伟在电影中,直接跳上前台,利用拍电影的机会,强暴了女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志伟是不是好人,现在只能是众口粥粥,群言汹汹。但曾志伟这种痞腔痞调的形象,恰恰就是当年港片的基调。比如曾志伟参加主演过的《大丈夫》就是表现一帮欲火攻心的男人,如何在外寻花问柳。香港电影当年因为它的俗,而被认为是接地气,从而在曾经的一段区间内迎来过港片火爆辉煌的年代。

尽管曾志伟在近日的蓝洁瑛事件中被彻底地“污名化”了,但是,找他的前科,如果找到的是《安乐战场》,就认为他有着强暴女演员的铁板钉钉的事实,显然是不公平的。

恰恰相反,关注一下《安乐战场》,倒可以看出当年港片是如何用它的并不怎么高明的影像,在中国大陆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录像厅观影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几乎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以放映港片为主要片源的录像厅。

这种录像厅,一般外面都装着高音喇叭,把里面放映的港片声调,放大成路人皆知的广播,成为当时中国大街上的一道独特的时代强音。

《安乐战场》这样的电影,非常典型地代表了当时的港片的风格。

当然,在电影里,并不存在曾志伟现身说法亲身演绎强暴镜头的内容。

这个影片反映的情节,是香港一群游客,来到菲律宾旅游而遭遇到的一系列“悲剧故事”。

后来大陆兴起来的《泰囧》《人在囧途》这类影片,其实回溯一下,可以在港片里看到它们的最早出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十年代的香港,也就是《安乐战场》拍摄的年代,民众的生活也称得上比较丰足,衣食无忧,所以旅游成了最乐于首选的消费选项。

在这样的态势下,当时港片生产了了大量的到东南亚旅游的搞笑片,就连周润发也曾经演过这种以旅游为背景的影片。

香港当时的地位,一方面是经济比较富足,另一方面,它也保留着一种中国人的意识,所以,在东南亚旅游类影片中,港片的自我感觉是非常良好的,也因此而出现了《喋血街头》这类卷入越南战争的枪战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影片里,来自香港的英雄们,浴血奋战,他们在真正的现实战争中出没,但是,那场弹痕纷飞的战争,只能是他们扬名立万的背景,根本碍不着他们什么事。香港电影需要英雄,但港片中没有一个是有着明确社会目标的英雄,他们只能是撇开社会属性的义薄云天、仗剑江湖的个人豪客。

《安乐战场》也是这样的一部影片。影片里的香港人,来到菲律宾,被反叛武装劫为人质,然后这帮香港人,展开了一场自救的胜利大逃亡。

曾志伟是这部电影的导演,影片的编剧是南燕,他对当年港片所取得的巨大口碑功不可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志伟同时在这部电影里扮演过一个其貌不扬的“导游”,虽然在影片里毫不讳言他的爱沾女人便宜、左右逢源的普通人的属性,但他在电影里,并没有恶劣的暴行。

被传是“假戏真做”的戏份,是影片里的反叛组织的暴徒,强行对待香港的女游客,并不是曾志伟在影片里的所作所为。这就像不能把《红高粱》里的“我爷爷”在红高粱里的野合行为,看成是张艺谋的亲历所为一样。

《安乐战场》在导演技法上,还是可以看出曾志伟并不是不学无术的电影混混。整个电影节奏相当的明快,既然港片从来没有把自己定位在曲高和寡的高度,那么一味地展现庸常生活中的人之本质属性,也成为电影里并不讶怪的主旋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恰恰是这种快节奏的对人的劣根性的毫不遮掩的表现,使得当年的港片让人觉得和蔼可亲,带来许多即时性的乐趣。

但就在影片表象上的轰轰烈烈的夸大情境中,影片并没有忘记塑造人物,这也是后来港片能够被电影艺术研究学者加以正视并去探讨港片拥有独特美学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像在《安乐战场》这样短短的一个半小时的电影中,却把香港人旅游团成员的每一个人都刻画得栩栩如生,至少每一个人物都面目清晰,在影片里,都有自己的命运曲线的转变与递增。

在人物的性格刻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对仇雠相对的警察与黑社会成员,经过危难之后,竟然惺惺相惜,成为好友;一个从没有爱情经历的男警察,在历险过程中,找到了心灵的所属;而曾志伟扮演的男导游,也在这一次经历中,得到了另一位女导游的情感回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曾志伟扮演的导游,开始的时候是一脸痞相,以不见痕迹地揩女人油为乐事,很受女导游讨厌,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他勇于担当,还是显出了人性的亮色,终于在命悬一线的危难关头,得到了女导游“我爱你 ”的回应。

这样,《安乐战场》中,开始时各怀鬼胎的一群香港游客,在大难临头之际,还是相互扶持、携手并肩,共度时艰,影片里的香港游客,竟然能够操弄武器,与叛军展开旗鼓相当的枪战对决,反映了港片总是身不由己地学舌战争片的风格,来满足本来没有任何可能卷入战火横飞情境的香港电影的白日梦。——当然这种白日梦,随着香港回归祖国,而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也导致了香港电影的梦境破碎,使得港片跌入尘埃,一蹶不振。因此,港片的红火一时,有其自己的发生规律及必然的命运曲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如曾志伟本人也喜欢以夸张的表情,显示自己的存在一样,《安乐战场》为了使得电影能够达到哗众取宠的效果,所有的人,都以疯疯癫癫、一惊一乍的表情,处理他们在电影里的表演,你说这种表演不符合电影规律,但是在港片里却很受用,能够把电影填充得很满很实,达到娱乐片每时每刻都讨好观众的效果。所以,《安乐战场》无论是动作效果还是人物的表情,都以一种高八度的夸大方式呈现出来,来营造港片永远骚动不宁、动荡不安的戏剧效果,这形成了港片能够在八九十年代所向披靡的蛊惑奇迹。

曾志伟本人的个人品性,实际上就是港片个性的一种外延。港片从来没有给人一种遵守道德戒律的合规中矩,对港片制造者的个人品性作出过多的要求,实在也是一种与虎谋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乐战场》里曾志伟扮演的角色,并不是什么英雄,与他所习惯扮演的角色的个性是相一致的,这个人物油腔滑调,左右逢迎,揩油为乐,但是一旦遇到电影里的曲意“黑化”的菲律宾叛军组织,顿时,他身上的人性凸显了出来,完成了香港电影里非常乐意去表现的小人物的生存基调。而影片里叛军组织强暴女游客带来的暴力色彩,也是港片一度时期挑战视效而最乐于采用的,但这是电影里的黑暗的一面,并不是曾志伟本人在片场之外散发出的黑暗面,用他拍摄的还算是比较阳光与健康的《安乐战场》来论证他自己本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劣迹,并没有必然的逻辑推理作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蓝洁瑛事件的后续发展,我想可能的结果是:在当前的一片谩骂之声中,必然会有一股力量,在暗中调停,然后让事件淡化,依然进入它的悬案状态,然后转化为一种“潜规则”的神一样的存在,而这正是“潜规则”之所以能够在娱乐圈里安身立命、且永远居于不败之地的原因。这一切,都给人一种共性的难以磨灭的印象:娱乐圈有风险,入圈需谨慎。

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吴京曾经对一位路演中送花的小女孩,以开玩笑的口吻说:“不要进入影视圈哦,你那么漂亮进了会被污染的”的真正内涵与意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