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晓慧 北京报道

5月19日是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

十年前,2014年5月16日,第二十四次全国助残日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第五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受表彰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希望各位自强模范再接再厉,希望广大残疾人从自强模范身上汲取力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更加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更加坚强地为实现人生梦想、为实现我们的共同梦想而努力,推动我国残疾人事业在新的征程中不断迈上新台阶。

“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从2014年到2024年,时光的车轮从未停歇,残疾人自强的事迹层出不穷,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脚步大步向前,8500万残疾人在康复、教育、就业及文化体育方面获得全面支持,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坚守自强精神,彰显榜样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关心重视下,在社会各界支持帮助下,残疾人生活状况明显改善,社会对残疾人的观念发生深刻变化。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推动残疾人事业在新起点上加快发展。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克服困难挑战的斗志更加昂扬,实现人生梦想的步伐更加坚定。

我国残疾人中曾涌现出一大批像张海迪那样的自强模范,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激励了全社会的奋发自立精神。残疾人事业作为伟大的人道主义事业,已成为我国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中华民族历来强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从大家身上,我看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看到了不畏艰辛、顽强拼搏的志气,看到了社会正能量的充分发挥,看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梦,是民族梦、国家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也是每一个残疾人朋友的梦。我们都要凝心聚力,在实现人生梦想的同时,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的美好梦想早日实现。”习近平在会见第五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受表彰代表时表示,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古今中外,残疾人身残志不残、自尊自立、奉献社会的奋斗事迹不胜枚举。残疾人完全有志向、有能力为人类社会作出重大贡献。

马霄,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广西百色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三级高级警长。他曾在执行任务中严重负伤,导致高位截瘫。身体的不便,没有影响到他对禁毒工作的热情。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他还花费了大量的业余时间在禁毒宣传上,2010年他开通了中国第一个禁毒官方微博“禁毒在线”,全力传播禁毒知识。从那时起,键盘与鼠标就变成了马霄网络禁毒新“战场”的“利器”。

2014年4月,他被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并获得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此后,马霄成立了禁毒宣传工作室,并开通同名公众号,通过不懈努力,多年来帮助129人戒毒,挽救了100多个家庭。如今,马霄考虑在利用“马霄禁毒宣传工作室”开展禁毒宣传工作的同时,拓展反诈宣传工作业务,努力提升广大人民群众防范意识和法治意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个先进典型、一柄柄信仰火把、一次次道德实践、一场场精神洗礼……一大批残疾人自强典型,激励了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2019年,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上,表彰了167名“全国自强模范”、100个“全国助残先进集体”。

出生于1986年的贾君婷仙,是江西省萍乡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里约残奥会短跑冠军。自2002年入选国家队以来,卧薪尝胆,顽强拼搏,不断挑战自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业绩。2017年,由于自身视障和身体状况欠佳等诸多因素,贾君婷仙告别了心爱的国家田径体坛,安置在萍乡市特殊学校从事盲人教育工作。她手把手,心连心,言传身教,力争授好每一节课。2019年,她被评为全国自强模范,并出席了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受到了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那是她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

“我们看不见这个世界,但要努力让这个世界看见我们。”江西省萍乡市特殊教育学校启明班的教室里,贾君婷仙轻轻握着学生的手,慢慢划过牛皮纸上的盲文点,这已是她站上讲台的第七个年头。

念兹在兹,枝叶关情。如今,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找到了生命的意义,生活得更有尊严、更有滋味,他们用勤奋转动了命运的车轮,用火一样的热情点燃了生命的灯,走向了更广阔的社会舞台。他们身上的精神就是自强不息精神,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

扶残助残蔚然成风,助残技术不断突破

自强不息,追梦不止;助残为乐,大爱无疆。今年5月19日,是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助残,始终是全国助残日的主基调。十年来,我国扶残助残的社会风气日益浓厚。同时,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结对助残、志愿者助残更加活跃,全国已有6.7万支志愿者团队、237万名助残志愿者为困难残疾人提供多种形式的帮扶服务。

“助残先进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社会各界人士,也堪称楷模,引领社会风气。‘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大爱无疆、仁者爱人。这种舍己为人、乐善好施的高尚品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习近平在会见第五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受表彰代表时称,希望各位助残先进把助残善举坚持做下去、做得更好,把爱传播给更多群众,鼓励更多人加入扶残助残行列。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把推进残疾人事业当作分内的责任,各项建设事业都要把残疾人事业纳入其中,不断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残疾人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对发展残疾人事业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价值理念、地位作用、目标方向、重要任务和责任要求。

2021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下称《规划》),其中明确表示,到2025年,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生活品质得到新改善,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为了完成这个目标,《规划》在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帮扶就业创业,提升残疾人康复、教育、文化、体育公共服务质量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部署,全国广大残疾人将拥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引发广泛关注,行动方案要求2022年至2024年共实现全国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100万人,如今已提前完成任务。

2023年9月18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此次大会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残疾人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在新征程开创残疾人事业发展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信息、生命、制造、材料等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不断突破,助力残疾人自然行走的智能动力下肢假肢、可解决脊髓损伤残疾人排尿困难的神经调控康复装置、通过可视化文字可让听力残疾人与他人沟通交流的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技术……这些让人感到神奇的科学技术,正悄然改变着残疾人的生活。

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家住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李皇亲村的尹福利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智能定位“警卫卡”。

这是由南皮县政府、南皮县民政局以及南皮县残联联手守门狗(杭州)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为有需求的智力残疾人专门配备的。“警卫卡”作为一种小型智能终端,具有高精度、即时定位,电子围栏三级报警提醒、被动/主动SOS 报警、通话等功能,可应用于特殊群体的安全监测、家庭监管等方面,可以记录使用人活动轨迹,有效地避免特殊群体走失行为及紧急情况的发生,解决了多年困惑其家属的烦恼。

“以前,孩子只要出门就经常迷路,我们干什么都提心吊胆的。这下可好了,他走到哪我都能找到了。”尹福利父亲尹希春称,智能定位“警卫卡”终于让他松了一口气。

除了尹福利一家,南皮县共有2000余名精神、智力类残疾人,通过走访和摸排,将有约120人受益于该设备。

回望十年,社会扶残助残已蔚然成风,助残风尚日益浓厚,残疾人生存状况显著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条件不断优化,残疾人事业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显著增强。

十年来,我国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高度着眼,将残疾人工作融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从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难题着手,以时不我待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让广大残疾人享受着均等及个性化的社会服务,助力每个残疾人扬帆远航。

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健康、养老、助残等民生科技研发应用”。下一步,中国残联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及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部署。

“中国梦,是民族梦、国家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也是每一个残疾人朋友的梦。”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残疾人事业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聚8500万残疾人的磅礴力量,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推动残疾人事业向现代化迈进,不断满足广大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奋进,不断向前。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