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尽头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亿年后,太阳的亮度会增强10%,地球将变成第二个火星,50亿年后,太阳内部的氢元素消耗殆尽,整体开始膨胀成红巨星,火星轨道以内的天体都会被吞噬。

60亿年后,已经化为行星状星云的太阳,中心区域只剩下了一颗白矮星内核,曾经的太阳系八大行星,现在只剩下最外侧的几颗气态巨行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0万亿年后,宇宙中所有的恒星都会熄灭,所有的黑洞都会蒸发,新生的星云已经不足以坍塌出新的恒星了,整个宇宙只剩下毛骨悚然的黑暗和寒冷,起源于大爆炸瞬间的热量,在此刻彻底消失,曾经照亮宇宙最后时刻的白矮星也逐渐冷却成了不发光的黑矮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宇宙仍在暗能量的驱动下加速膨胀,残存的物质密度被不断拉大,宇宙长城断裂后,星系分崩离析,最后宇宙中所有原子都会被撕碎,熵增也将达到最大值,整个宇宙不论在热力学还是物理学层面,都将彻底消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霍金生前的好友,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彭罗斯认为,我们的宇宙很可能是一个不断循环的时空,138.2亿年前那次大爆炸的起点,其实是上一轮宇宙的终点,并且宇宙不会一直加速膨胀下去,未来某一时刻,我们的宇宙会从加速膨胀变为减速膨胀,然后是停止膨胀,最终在引力作用下开始坍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时候从地球上观察,宇宙中的所有星系就都开始靠近地球了,宇宙中的物质密度也会越来越大,星系们彼此碰撞,恒星们大批量诞生,最后的最后宇宙中所有物质,都会被宇宙坍缩的力量压缩到奇点状态,再来一次新的宇宙大爆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目前的观测结果来看,以地球为中心半径465亿光年的可观测宇宙里,大约有2万亿个星系,其中98%都因为超光速远离地球,永远和地球失去了因果关系,也就是说那些星系发出的光,永远也飞不到地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如果未来宇宙开始收缩的话,这些星系就会重新回到有意义的状态,并且可能居住在那些星系里的外星文明,也会变得离地球越来越近,到时候我们再用射电望远镜的宇宙中搜索的话,大概率会收到很多无线电信号,这些都是因为星系间的距离越来越近而导致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从时间尺度上来看,相较于恒星动辄上百亿年的寿命,人类个体乃至整个人类文明区区一万年的历史,实在是弹指一挥间,这就导致有生之年我们根本来不及见证宇宙中的什么现象,哈勃望远镜和韦伯望远镜看到的,也只是宇宙几十亿年前,上百亿年前的残留影像而已,我们永远都看不到实时的宇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体来看

不论是时间的尽头,还是空间的尽头,对我们来说都位于光锥之外,也许此刻宇宙中某个地方已经开始了真空衰变,整个宇宙正在以光速瓦解,但对人类文明来说,我们相较于宇宙其实只存在过一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