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近日,在四川省肿瘤医院胸外科韩泳涛主任医师带领下,医院的MDT团队成功摘除一位患者颈部胸腔内的复杂巨大肿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团队手术中。医院供图

突闻噩耗,巨型肿瘤填满半个胸腔

患者金女士(化名)在一次体检发现胸腔内有一枚巨型肿瘤,直径超过20厘米,约A4纸的宽度,并对肺和心脏造成了严重的压迫。如果不尽早进行手术,还将持续压迫推挤心血管、气管、肺和食管,带来严重的后果。

多方打听后,金女士选择到四川省肿瘤医院治疗。根据活检结果,金女士的肿瘤是脂肪肉瘤。

脂肪肉瘤是成人最常见的软组织肉瘤,也可见于青少年和儿童。脂肪肉瘤通常体积较大,一般为深在性、无痛性、逐渐长大的肿物,最常发生于下肢(如腘窝和大腿内侧)、腹膜后、肾周、肠系膜区以及肩部。

这种肿瘤对放化疗等治疗方法效果较差,而外科手术切除是相对有效的治疗方式。

这也意味着,外科手术是最好的方式。但为何金女士的肿瘤凶险万分?

据韩泳涛介绍,金女士的肿瘤不仅体积巨大,填满了右侧大半胸腔,还跨过身体中线进入左侧胸腔,瘤体还沿着脊柱向颈部延伸,几乎到达了咽部。

肿瘤瘤体在胸腔内蜿蜒盘绕,对心血管、气管、肺和食管造成严重挤压,原本笔直的食管更是被挤压呈Z字形,严重影响金女士的呼吸、心血管、吞咽功能。同时,巨大的瘤体还拥有丰富的滋养血管,甚至部分滋养血管从主动脉直接发出,如果不能预先识别处理血管,会导致大量的出血,继而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如不能完整切除,将存在种植转移的风险。

多学科通力协作,克服重重难关

面对这个巨大的挑战,需要综合考虑金女士的病情和手术风险,“单打独斗”已无法处理如此复杂的巨大病灶。

韩泳涛主任医师立即与MDT专家团队一起讨论可行的治疗方案,制订涵盖术前准备、患者体位、手术入路、手术区域、麻醉介入的时机、术中各种意外发生的可能性及处理预案、术后恢复等全方位立体化的治疗方案。

经过完善的科学论证,金女士的病情没有先例可供参考,同时手术难度及风险巨大,但韩泳涛主任医师最终决定联合头颈外科、麻醉科,必要时请求内镜中心协助麻醉插管,共同完成此次手术。

首先,影像科周鹏主任医师团队对金女士的病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为手术治疗提供了先决条件。

然后,内镜科包郁主任医师团队与麻醉科邹江主任医师团队一起,制定了详细的术前插管方案及备案,为手术保驾护航。巨大的瘤体将患者的气管完全压扁,手术切除肿瘤,需要进行气管插管,且患者术中需多次改变体位及插管方案。

接下来,胸外科韩泳涛主任医师、彭林主任医师、冷雪峰副主任医师与头颈外科李春华主任医师团队共同制定详细的手术步骤、手术方案,他们认为“分步骤手术、分区域手术,同时安全、完整地切除病灶”是此次手术的核心。

最后,针对患者的远期情况,放疗科李涛主任医师团队也制定各种治疗方案,成为外科治疗的坚强后盾。

2小时的高难度手术,挽救患者生命

4月1日,麻醉科邹江主任医师、张旭东副主任医师、黄鹤副主任医师组成的麻醉医师团队,按照术前制定的麻醉预案,开始了本次麻醉。

在麻醉成功、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胸外科韩泳涛主任医师带领李濠君医师及周强医师同头颈外科李春华主任医师、胡国民主治医师一道,与手术室护理团队汪玲艳护士、周梦护士一起,开始了这一次超高难度、超高风险的手术。

经过3次体位改变,2个多小时的艰难操作,这枚颈部胸腔复杂巨大肿瘤被顺利地完整摘除,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仅200毫升。

目前,金女士已顺利出院,回家休养。

这例患者的诊断、治疗过程充分体现了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MDT)理念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所带来的巨大能量。整个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每一个困难时刻,都是在相关学科紧密配合下,充分发挥各学科优势,才克服困难,顺利救治患者,在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同时,为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提供科学保障。(李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