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5.18国际博物馆日乐山市主会场启动仪式暨铁道兵博物馆全面开馆仪式在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举行。

“逢山凿路,遇水架桥”……活动在一场《铁魂扬新风》怀旧叙事舞蹈表演中拉开序幕,致敬铁道兵英雄,弘扬先辈们不畏艰险、艰苦卓绝的战斗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渡河金口大峡谷。乐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大渡河畔,峡谷雄风和火车汽笛声一同呼啸而过,贯穿我国唯一的洞中火车站——关村坝火车站。火车隧道旁,全国唯一一座以铁道兵为纪念主题的博物馆铮铮伫立。历时近2年,铁道兵博物馆以全新的面貌与大众见面,这里不仅是历史的宝库,更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铁道文化的重要阵地。

活动现场,四川建川博物馆将与金口河区人民政府现场签订友好合作意向协议,双方将就金口河区文化产业发展、博物馆管理、文物研究和利用、人才培训等方面加强合作,旨在助力形成以铁道兵博物馆为核心的全域文化发展态势,不断丰富铁道兵文化内涵,增加馆藏数量和级别,共同推动铁道兵文化的传承弘扬。与此同时,四川建川博物馆还将这2份珍贵的铁道兵文化藏品赠予铁道兵博物馆。“薪火相传”授予仪式也同步举行。

“我们将以此为新的起点,加快建设展品丰富、形式多样、体验感强的铁道兵主题博物馆。”中共乐山市委副书记陈扬杰表示,乐山将抓好文物资源开发和保护,打造全国人民了解铁道兵历史、研究铁道兵文化、缅怀铁道兵先烈的“铁道兵之家”,为加快建设享誉全球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谱写现代化建设乐山新篇章贡献更多文化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启动仪式现场。乐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那么,改造提升后的铁道兵博物馆“新”在哪?

据了解,改陈布展后的铁道兵博物馆以铁道兵发展史为主线,分为陈列展和专题展两个部分。陈列展以时间为序,以铁道兵在解放战争时期、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建设成就为主要线索进行布展,详细展示铁道兵建制35年的奋斗历程。专题展则重点还原铁道兵建设成昆铁路的历史景象。

“募集的老物件增多了。”铁道兵博物馆馆长杨楠介绍,全新的铁博,在原有的680件文物基础上,新增了2000余件铁道老兵在各个时期工作、生活的文档、物件等。这些老物件均由铁道老兵集体或个人捐赠。同时,以声光电多媒体设备及艺术场景、互动装置等多元化展陈形式,由点及面,让参观者全面、系统了解铁道兵部队的辉煌历史、英雄事迹及丰功伟绩。

铁博上新,仅是金口河文旅升级的缩影。据四川省交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贤翠介绍,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定点帮扶金口河区10余年来,与金口河区人民共同见证了县乡村道逐步提升,四好农村路建设毛细血管直达家门,G245线旅游道路、大瓦山旅游环线连线成网,成昆复线、峨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伴随着一条条公路的建设拓展,金口河呈现出“一条大道、两道风景、花树相间、常年洁美”的精品小山城新风貌,全面融入了乐山1小时、成都2小时经济圈。

随着新成昆铁路、峨汉高速公路峨边至金口河段相继通车运行。金口河全面梳理历史文化与自然资源,以大渡河十里峡谷为总牵引,围绕“红色”“绿色”做文章。“船游大峡谷”节假日一票难求、登山徒步、科普教育、休闲康养等系列文旅项目加快推进,金口河文旅不断焕发新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铁道兵博物馆。乐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据中共乐山市金口河区委书记魏端介绍,博物馆坐落在全国十大最美峡谷——大渡河金口大峡谷腹地,登高可以远眺世界海拔最高的孤峰桌状山——大瓦山,沿河可以游览三线记忆街区。在一山一峡一馆一街,感受根植于高山峡谷的红色文脉,领略深藏在山水红城中的磅礴壮景。

“铁道兵博物馆的全面开馆意义深远。”四川省文物局综合处处长段小聪表示,此次开馆为系统挖掘阐释文物资源、展示传播文化记忆搭建起新的平台,为加强乐山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满足公众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重要阵地,也让乐山市文博事业的发展迈入新的起点、步入新的征程。

据悉,开馆仪式结束后,铁道兵文化主题座谈会召开,会上宣布铁道兵文化研究协会成立,并探索如何在新时代传承铁道兵精神。为期3个月的“摄计新路线”乐山市红色主题影像展征集活动也在火热进行中,以“红动乐山”“大美乐山”两大主题,从5月至8月面向全社会征集摄影作品。征集结束后,组委会将根据作品主题立意、拍摄制作质量、传播效果等进行综合评定,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并颁发证书及奖金。(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