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东三环双井桥旁,一座国内先进的综合性歌舞剧场建设正酣。目前,北京歌舞剧院首块底板浇筑完成,这也意味着“艺术之舟”长出钢骨架,正式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据新京报此前报道,2022年7月4日,北京市发改委批复北京歌舞剧院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北京歌舞剧院原址重建,该项目预计2025年底建成投用。届时,这座总计拥有1510座的专业剧场将与市民见面。

现场施工照片。图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项目效果图。图源:北京演艺集团微信公众号

作为2022年北京市重点工程,北京歌舞剧院项目在原址上拔地而起、升级扩容。新建后的“艺术之舟”总建筑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

现场施工照片。图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场施工照片。图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紧邻地铁站建设剧院,对于市民来说,出了双井站就能进剧院看大戏十分方便,然而对于施工来说却是极大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歌舞剧院项目建设地点。图源:北京市发改委

剧院项目本身对声学要求极高,建设时必须将地铁运行振动的影响降至最低。为此,项目地下2层和3层之间设置隔振(震)层,采用“振震双控”系统,既能减弱地铁运行振动的影响,又能抵抗地震这类极端地质灾害。

从项目示意图上看,隔振(震)层主要由209个弹簧隔振器和58个靴帽橡胶支座构成。剧院上部结构相当于建在了柔软的“床垫”上。弹簧隔振器的作用是减弱地铁的日常运行振动影响,而靴帽橡胶支座则主要用于抵御地震影响。弹簧隔振器上方还设置了水平滑移板,这将使得建筑上部在遭遇地震时可最多水平滑动40厘米。

从现场的设计效果图上看,北京歌舞剧院面向东三环的一侧,三层挑檐层层递进,宛若翘起的船头正欲启航,其设计理念正是“轻扬·北京·艺术之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项目效果图。图源:北京演艺集团微信公众号

北京歌舞剧院内部,将设一个1100座的专业音舞类中型剧场,主要表演音乐舞蹈类节目,还兼具音乐厅的功能;还有一个410座综合性小型剧场、5个排练厅以及相关配套用房。待项目建成后,将为北京歌舞剧院和北京民族乐团提供专业演出场所和日常排练场所,同时服务国内外表演团体来京交流演出。

观众将来还能在这里见到水平移动舞台、伸缩舞台、升降乐池……国际一流的舞台、舞美设施。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歌舞剧院顶层还将设置架空景观台阶。

?北京歌舞剧院

朝阳区双井八棵杨树甲1号(朝阳区东三环南路辅路与广渠门外大街辅路交叉口),地铁7号线、10号线H口出站。

综合新京报、北京日报、北京演艺集团微信公众号编辑 刘茜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