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月2日,在九华山的通慧禅林寺庙大殿中,当住持思尚师太打开师傅的坐缸时,只见已经圆寂38个月的仁义师太的尸体完好无缺地呈现在了大家的眼前。

从近处看可以发现,仁义师太的身体虽然已经干缩,但是她的体肤、牙齿、指甲总体上来说依旧保存完好,腰间和躯体还具有一定的弹性。

不过,她已经全无女性特征:乳房消失,胸部平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远远地看过去,仁义师太是一副盘坐在地虔诚礼佛的姿态。

这令人在惊叹于她的肉身历经多年而不腐的同时,不禁肃然起敬。正是从这一天开始,中国佛教史上终于出现了第一尊比丘尼(尼姑)肉身。

那么,仁义师太生前究竟做过哪些事呢?在她的身上到底又发生了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逢乱世,被迫出家

仁义师太的俗名为姜素敏,于191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

家境比较富裕的她从小就喜欢读书写字,并在7岁那年开始进入私塾跟着先生学习。其间,勤奋刻苦的她看了很多书籍,还学会了琴棋书画。

她的父母看在眼里,感到非常高兴,就一心想着把她培养成一个知识渊博、知书达理的富家才女。然而年少懵懂的她却在读书的过程中,迷恋上了佛学文化。

而且还经常偷偷地跑到私塾附近的一个寺庙,听院子里的和尚诵经和讲学。

在此期间,她认识了几位僧人,平日里还向他们求教了一些佛学问题。

一来一往之间,寺庙的住持见她如此热爱钻研佛经,就将《心经》、《大悲咒》等几本佛书送给了她,还对书中的内容详细地作了一番讲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回报,她旋即从家中拿来一些粮食和钱送到了寺庙。对此,她的父母觉得这属于行善事,也就没有过多地干涉。但对于她研习佛学和阅览经书这件事,仁义法师的父母却不甚赞同!

但仁义法师当时心地善良,学习也很努力,除了喜欢佛学之外别无劣迹,而她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见她执意如此,父母也就不再过多阻挠!

此后,她隔三差五地前往寺庙听讲佛经。有一次,她在无意之间看到寺庙的住持用山上摘来的草药为挑水僧人疗伤时,心中旋即萌发出了一个学医救人的念头。

接下来,她在潜心钻研佛学的同时,开始阅读有关的医书,并逐渐对中医学针灸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在此期间,她还经常尝试着给自己扎针,导致左胳膊上满是细小的针眼。

寺庙的僧人看到后忍俊不禁,但又纷纷夸赞她学医时的用心与刻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十几年就过去了。此时的她已经嫁到了吉林通化,组建了自己的家庭,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但当时兵荒马乱,大家深受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的折磨与摧残,仁义法师在此期间也饱尝苦楚!

1940年,她辗转到山西五台山,在举目无亲、身无分文的窘境之下,前往当地的显通寺落发出家,正式做了一名尼姑,取法名为“仁义”,时人称她为仁义师太。

从此,她在寺里一边潜心修持佛学,一边刻苦钻研医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由于条件所限,一段时间之后仁义师太深觉自己的医术并没有太大的进步。

在面对患重病和受重伤的人时,她只能眼睁睁地着看着他们饱受伤病的痛苦,而在心里默默地干着急。因此她决定离开五台山,外出学医。

在显通寺住持的帮助之下,仁义师太于1942年进入了沈阳中医学院。

在这里她饱览医书,勤奋钻研医学,用了整整四年的时间,终于学得了一身高明的医术。与此同时,她还救治了当地的很多病人,并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仁义师太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志愿军。1951年,她以战地医生的身份跨过鸭绿江,跟随部队进入朝鲜。

在战场上,每当看到志愿军战士受伤倒地时,她都会挎上医药箱向前线跑过去,毫不惧怕敌人猛烈的炮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次,她正在前线救治伤员,不料被敌人的子弹射伤了手臂。这时只见她强忍着剧痛,跪在地上一心一意地为伤员包扎伤口。

当伤员指着她鲜血直流的手臂时,没想到仁义师太只是简单地表示:她稍后处理一下自己的伤口就行了。

除此之外,整日在战场上穿梭的仁义师太也曾多次陷入极其危险的处境。可每性命攸关的关键时刻,她始终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一心一意的护着伤员。

医者仁心,治病救人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某日深夜,对面的敌人突然发起进攻,黢黑的夜空瞬间被照明弹和炮火照亮。

就在部队转移阵地之时,有个志愿军战士由于背负军火辎重而行动缓慢,不幸被敌人的炮弹击中后躺在地上拼命地挣扎却始终不得动弹。

仁义师太看到后,旋即扭头返回前去救治。

但是那名战士深知自己受伤太重,苦苦哀求仁义师太把他抛弃,而是让她赶快叫别人把辎重抬走,以免落入敌人之手。不料仁义师太包扎完后,使尽浑身力气,想要将伤员和辎重一起拖着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战场正处于冰天雪地的寒冬时节,天气极其恶劣。仁义师太虽然很想把伤员和辎重都带走,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且敌人的炮火越来越近,情况可谓危险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