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陕西发力“米”字形高铁主骨架建设、明确西延、西康、西十、康渝、延榆5条高铁投运时间以来,陕西高铁建设现已全面提速。

进入5月,以西安-十堰高铁、西安东站为代表的多个项目传来佳讯,为陕西实现“市市通高铁”目标奠定基础。

西十高铁:陕西段、湖北段相继取得进展

西安至十堰高铁是陕西“米”字形高铁网规划的东南方向骨架线,正线全长256.7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途经西安、商洛和十堰三市,接入已建成的汉十高铁。

其中陕西境内169.4公里、湖北省境内86.36公里,新建西安东、蓝田、商洛西、山阳、漫川关以及郧西6座车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成后,将打通陕西关中地区至华中、华南地区的快速客流通道。届时,西安至十堰将实现1小时内到达,从西安至武汉无需绕行郑州枢纽,由目前的5小时缩短至2.5小时左右,届时将有力带动秦巴山区、鄂西北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十高铁陕西段沿线车站效果

近期,西十高铁陕西段多个项目取得积极进展。

5月6日,位于商洛山阳县法官镇的韩城沟大桥移动模架首孔箱梁顺利浇筑,拉开了韩城沟大桥梁部施工的帷幕,进一步推进了西十陕西段的建设进度。

韩城沟大桥全长347米,连接着天竺山二号隧道和三号隧道,该桥所在的区域地形为北高南低的沟谷。海拔相对高差大,施工场地空间局限,同时还要面对秦岭山区天气的复杂多变,施工难度较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岭蓝田段 摄影©️悦西安

另外在5月10日,随着一孔箱梁平稳落在西十高铁汤峪河特大桥墩台上,标志着汤峪河特大桥箱梁架设完成。

特大桥位于西安长安区辛尚坡村与蓝田县交界处,桥梁全长2057.5米,跨越河流、道路、农田等障碍,面临高墩、跨路施工等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十高铁汤峪河特大桥 图©中铁上海工程局

与此同时,西十高铁湖北段建设取得重大节点性进展,为确保全线按时通车奠定基础。

先是5月5日,湖北段二田沟与跨汉江大道大桥全面合龙,这一大桥横跨交通繁忙的十堰大道,施工周期长,且对生态环保要求高。自2021年6月开工以来,大桥连续梁采用多种方式施工,其中跨十堰大道连续梁段已于去年4月率先合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十高铁湖北段汉江特大桥 图@中新网

随后的5月7日,汉江特大桥首对牵索挂篮安装到位,进入主梁悬臂施工阶段。作为全线控制性工程,汉江特大桥全长917.45米,设置80对斜拉索、主跨420米,是目前国内最大跨度的同类型斜拉桥。

西安东站:大面积站房基础与结构施工

铁路主线之外,各关键枢纽车站建设亦是大家所关注的。西安东站位于灞桥区神鹿坊村,背倚白鹿原,是国家高速铁路网“八纵八横”京昆通道和包海通道的交会点,也是西安铁路“四主一辅”枢纽的主要客运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安东站高清效果图

车站初期规模13台27线(远期总规模达17台35线),建筑总规模39.4万㎡,其中站房建筑面积10万㎡,集高铁、普铁、地铁、公交于一体,将承担西十、西延、西渝高铁及西康铁路到发任务,年旅客发送量预计将达到3650万人次。

项目已在2022年12月进入正式施工阶段,其后站房部分工程于去年5月9日开工建设,布局为线上高架候车及侧式站房,采用“上进下出、腰部进站”的客运流线。站房通过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菱形屋面形态,塑造出“八百里秦川”的恢弘气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西安东站已开展大面积站房基础与结构施工。

公开信息显示,站房桩基已完成1040根,钢筋完成1.71万吨,钢骨柱完成136根,混凝土浇筑完成15.1万立方米;站房西区承轨层下部结构已经完成,东区基础正在施工,西区承轨层上部高架站房结构正在进行施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安东站站房施工现场 图©西铁资讯

待侧式站房和高架站房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将全面开展二次结构施工、钢结构施工、装饰装修施工。届时,西安东站整体建设又会进入新阶段。

展望2026年,西安将新增一座崭新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西安东站,同时西十高铁的建成投用亦打开了通往华中、华南的高铁通道,助力陕西省米字形高铁网加速形成,进一步融入全国高速铁路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