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议上,粟裕遭到了不公正对待,曾经并肩作战的两位老战友,萧劲光和黄克诚,在粟裕问题上,却有着截然相反的态度。

萧劲光极力为粟裕辩解,黄克诚却严厉地批判了粟裕,两个人的态度差别为何会这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萧劲光和黄克诚两人中,粟裕和萧劲光认识得更早一些,1931年,他们都在中共工农红军工作,但此时两人只有一些工作上的往来,私底下没太多往来。

1933年,萧劲光和粟裕都来了到了红11军,一个是军政委,一个是军参谋长,两个人从这个时期开始了密切的交往。

在萧劲光的印象里,粟裕虽然沉默寡言,不苟言笑,但有一种独特的“冷幽默”,经常语出惊人,让大家哭笑不得。

在工作上,粟裕组织性、纪律性都很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和他一起工作很轻松,很安心。

创建赣闽根据地的时候,粟裕和萧劲光并肩作战,两个人在作战室里一泡就是好几天,粟裕每天都坐在地图前写写画画,配合萧劲光一起做出制胜决策。

只可惜,由于王明的迫害,萧劲光在红11军工作了没多久就被调走了,粟裕后来也跟着抗日先遣队北上,离开前,粟裕找到周总理询问萧劲光的情况。

周总理安慰道:“你放心去吧,一切有我,萧劲光同志不会有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分别后,两人再见面共事就是新中国成立了,性格内敛的粟裕见到萧劲光后,竟然激动地拥抱了他,这在粟裕身上是很少见到的。

新中国成立后,萧劲光扛起了建设海军的重任,粟裕也去了总参工作,由于工作的原因,两个人的接触越来越多。

当时两家人住的并不远,粟裕经常去萧劲光家里做客,但是在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议后,粟裕处境不好,担心影响到萧劲光,就不再去萧劲光家里了。

没想到,反而是萧劲光主动跑来粟裕家里,陪他喝茶聊天,为他开导心情。

在几乎所有人都在批判粟裕的情况下,萧劲光坚持为粟裕发声,主席非常信任萧劲光的为人,他对粟裕的无条件支持和信任,也影响到了主席对粟裕的态度。

黄克诚也是粟裕的老战友,新四军时期,粟裕和黄克诚就一起在前线配合作战。

新中国成立后,粟裕当上了总参的第一副总长,黄克诚是第二副总长,聂荣臻卸任后,粟裕当上了总参谋长,黄克诚也跟着往上升了一级。

两人共事了这么久,多少也培养了一些感情,但是在1958年的时候,黄克诚却带头批判了粟裕,给粟裕造成非常巨大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克诚不是批判粟裕有路线问题,他只是单纯认为粟裕不适合担任总参谋长,对于粟裕过往的一些功绩都保持了肯定,所以说黄克诚也不算是落井下石。

两位老战友截然不同的态度让粟裕看清了这世间的人情冷暖,粟裕出事后,黄克诚也逐渐远离了他,不再和他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