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管弦乐世界里最大的动静,不是观众在慢板乐章时掏出手机拍短视频发出的点击与振动声,也不是CEO们将多元、包容和公正监督员挤进乐团发薪表时的紧张。不,朋友们,音乐厅里真正的大动静来自一个纤瘦如豆秆的芬兰人,他在28岁之年已经要执掌四大乐团,其中两个还是世界一线名团。赫尔辛基怎么会有这样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克劳斯·麦凯莱

克劳斯·麦凯莱(Klaus Mäkelä)是一名指挥家和大提琴家。六年前他被奥斯陆爱乐乐团聘为音乐总监;两年后,他又把巴黎管弦乐团纳入麾下,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在2022年也公布了类似的消息。上个月,芝加哥交响乐团与他签订了一份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合同。身材瘦长的克劳斯即使有类似于在水上行走那样的异能,恐怕也很难记住他手下五百位演奏家的名字,更不用说他必须学习大量交响乐作品,让那些乐团成员都能坚持工作、巡演并热衷于演奏。换句话说:这位芬兰人拥有比赫伯特·冯·卡拉扬之后的任何人都更多的头衔,但他至今尚未有一部足以展示个人特色的重要作品问世。

他在Decca唱片公司录制的西贝柳斯和斯特拉文斯基并不令人信服——即使不是完全未熟,也只能算是生腌。他的现场音乐会或许更令人兴奋,但这份潜力的标价远高于实际所得。那四家知名乐团如何会将自己的未来交到如此生手之中,这真是个谜,除非他们买入的其实是同一个品牌。如今,指挥界的主导品牌是一面蓝十字芬兰国旗。

我不必用报菜名来烦你们:一打名字就够了。65岁的埃萨-佩卡·萨洛宁(Esa-Pekka Salonen)执掌旧金山交响乐团。英国广播公司聘用了58岁的萨卡里·奥拉莫(Sakari Oramo)以及另外几位芬兰人:达利娅·斯塔塞夫斯卡(Dalia Stasevska)、BBC音乐会管弦乐团(BBC Concert Orchestra)的安娜-玛丽亚·赫尔辛(Anna-Maria Helsing)、曼彻斯特的BBC爱乐乐团(BBC Philharmonic)的约翰·斯托加兹(John Storgards)。45岁的米科·弗兰克(Mikko Franck)已经在法国广播乐团工作了十年。

现年71岁的奥斯莫·万斯卡(Osmo Vänskä)让明尼苏达交响乐团脱胎换骨;56岁的哈努·林图(Hannu Lintu)是芬兰国家歌剧院总监,同时还领导着里斯本和拉蒂的交响乐团;55岁的苏珊娜·马尔基(Susannah Malkki)正要拿下美国的一家知名乐团;44岁的皮埃塔里·因基宁(Pietari Inkinen)指挥了拜罗伊特去年夏天的《指环》;68岁的尤卡-佩卡·萨拉斯特(Jukka-Pekka Saraste)是赫尔辛基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42岁的伊娃·奥利凯宁(Eva Ollikainen)在冰岛和意大利都拥有自己的乐团;桑图-马蒂亚斯·鲁瓦利(Santtu-Matias Rouvali)是伦敦爱乐乐团的音乐总监,还有不少指挥,都来自这个人口与苏格兰差不多的国家(来,你们能说出哪怕两位苏格兰指挥家嘛)。

芬兰人多种多样。萨洛宁是国际化精致人物的代表。万斯卡与“地狱天使”飞车党一起骑摩托车。有一位BBC电台3台的主持人曾经问鲁瓦利他这一天过得怎样,这位38岁的指挥家回答他刚在森林里猎杀了一头野猪,正准备拿它用青酱调味来做晚餐。斯塔塞夫斯卡的丈夫是个爵士音乐人,而她则运营着前往乌克兰的人道主义援助团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约玛·帕努拉

这些芬兰人的共同点是同一位老师、同一种文化和同一个经纪人。他们的指挥教授是约玛·帕努拉(Jorma Panula),他在西贝柳斯学院管弦乐团选拔青少年走上指挥道路时,看重的不仅是音乐才华,更重要的是领导能力。他会递给一个中提琴手一根指挥棒,然后对他点点头:要么打拍子,要么走人。他还会对学生喊:用你的双手,不要用嘴。帕努拉如今已经93岁,他偶尔会咕哝两句表示认可,来取代单音节的训斥。

他这套做法很符合芬兰人的习惯,因为芬兰人即使在最好的时候也是稳重而沉默的黏液体质。芬兰人发明了手机,但几乎不去用它。他们顽强地坚持着孤立主义,这源自与俄罗斯的两次战争,以及除了爱沙尼亚语之外没有其他亲邻关系的芬兰语。自我孤立和自给自足是成为指挥家的关键要素。帕努拉一半以上的学生都由哈里森·帕罗特经纪公司(Harrison Parrott,正式中文名为伯乐艺术)管理其演出业务。

不过,麦凯莱是其中最出挑的一位。哈里森·帕罗特公司的创始人之一贾斯珀·帕罗特(Jasper Parrott)已经快80岁,提到他时还会热泪盈眶,称其为全世界期待已久的那个人。这位年轻人拥有良好的社交风度、摄影师的眼光和勇于个人冒险的胆识。他与年长八岁的钢琴家王羽佳的恋情,在那位光彩夺目的钢琴家自己的社交媒体里展示的手机照片中大放异彩。他们都见过了对方的父母。他们推着一模一样的行李箱。但14个月之后,他们分手了,迫使好几家乐团为重新安排接下来四年中原定由他们合作的演出而抓狂。在羽佳闷闷不乐时,麦凯莱却露出了一种犹如猫科动物般的笑容。他的社交界知名度跃升了三级。

麦凯莱的既定计划是,在接下来几年内为奥斯陆和巴黎收尾,同时为芝加哥做准备。当然人们也算计过,到2027年,麦凯莱可能就会面临光彩不再的风险;无论整个世界对他有何等的炒作,不认真对待那座风城(芝加哥)的指挥家都不会有啥好结果。有些演奏家表示,他很优秀,但也没有那么优秀。在排练和音乐会中鲁瓦利更有穿透力。通过哥本哈根和哥德堡,鲁瓦利一路低调前行。他会是下一个登上世界巅峰的人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塔尔莫·佩尔托科斯基

更有前途的是塔尔莫·佩尔托科斯基(Tarmo Peltokoski),他出生于新世纪来临时,是DG唱片公司有史以来签下的最年轻的指挥家。佩尔托科斯基的父母是一对芬兰-菲律宾夫妇,帕努拉以私人名义收他为弟子,他在22岁时就指挥了整套《指环》,随后在维尔纽斯、不来梅和图卢兹等地指挥乐团演出。DG公司在这个月就要发行他的首张唱片,他演绎的莫扎特最后三部交响曲饱含清晰而充满生命力的爆发性。佩尔托科斯基有能力将音乐以旧换新,这是真正大师的标志。他还曾与王羽佳一起坐在钢琴边四手联弹。指挥界的未来看上去更光明了,这是个属于芬兰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