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曹菲

5月1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汛期综合交通运输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同时公布了《四川省汛期综合交通运输领域风险隐患集中排查整治工作方案》,明确将从运营公路铁路、交通运输工具、人员密集场所、在建工程项目等方面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整治。

《通知》提到,5月四川已正式进入汛期。据预测,汛期全省气候状况总体偏差,区域性和阶段性旱涝灾害趋势明显,多种自然灾害极易与安全生产风险交织叠加。加之近期全国多地发生因极端天气引发的灾害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要求各地、各单位迅速开展分析研判,细化防范措施,排查整治隐患,以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根据《工作方案》,隐患排查整治将重点从运营高速铁路、交通运输工具、人员密集场所、在建工程项目四个方面展开。

运营高速铁路方面,主要聚焦长大下坡、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重点部位,排查路面、边坡及防护结构是否存在裂缝、沉降、破损,路面排水是否畅通,边坡坡面是否存在渗漏水等隐患;针对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排查“两客一危一货”和邮政快递等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飞机、火车等是否存在违法经营行为或技术状况是否符合标准;在公路服务区、道路铁路客运场站、渡口码头、机场、地铁等人员密集场所,排查山洪、地灾、消防、燃气和房屋建筑隐患,严格实施“三品”检查;针对在建工程项目,督促公路水运、铁路等在建工程项目和工地营地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涉洪工地营地同步开展洪涝灾害风险隐患评估,排查“两区三厂”和沿江沿河、临水临崖、低洼地带等易受泥石流、山洪、滑坡等自然灾害威胁的施工场所存在的风险隐患等。

《工作方案》要求相关地区、部门在今年5月底前,集中力量全面排查综合交通运输各领域安全生产和防汛减灾风险隐患,摸清底数,分类分级建立清单台账;主汛期前,对排查出的问题隐患和薄弱环节进行集中整治,确保逐项销号、动态清零;对短时间内无法完成整改的,在加快推进治理的同时,严格落实警示防范措施,必要时采取封闭管控,确保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