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石倩

摄影记者 李辉

从最初的定位和通话功能,到现在拍照、视频、加好友微聊……越来越强大的儿童电话手表功能,给家长带来的不是越来越方便,而是越来越不安。

5月16日,极目新闻记者探访武汉市场发现,不少品牌儿童电话手表都设置了防沉迷系统,但依然让家长感觉防不胜防,孩子们总能想到办法从电话手表里GET到新玩法。

有社会学专家表示,孩子的自控能力不足,不建议过早让孩子接触电子设备,应从政策、企业、家庭、学校四个方面共同引导,避免孩子过度沉迷,进而影响学习和生活。

部分品牌儿童手表有防沉迷系统

近日,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了一篇“小作文”,题目是《我把儿子的电话手表禁用了》。文中称,孩子每天长时间使用电话手表视频聊天会导致视力下降,添加许多陌生好友会担心带来安全隐患。此文发出后,引发不少家长共鸣,儿童智能手表“手机化”再度引起争议。

儿童电话手表会让孩子沉迷其中吗?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极目新闻记者对此进行了多方探访。

5月16日,在武汉市武昌区某大型商业体内的一家儿童电话手表专柜里,橱窗内陈列了六七款不同型号的电话手表,价位从598元至1998元不等。专柜里还陈列了一个装满水的圆柱体水箱,里面浸泡着一只儿童电话手表,向顾客展示手表的防水功能。

店内工作人员介绍,598元的入门级产品主要提供定位﹑通话等基本功能,798元的产品可以实现游泳级防水功能,998元的产品可以实现翻转双摄,1398元的产品定位功能可以精确到楼层,“一般购买998元产品的家长比较多,不推荐购买入门级产品,后期可能会觉得功能不够用。”

在该品牌的官方网店上,还有更低价的产品。售价398元的电话手表仅提供通话、定位等基本功能。记者在该品牌的官方APP上看到,里面有上课禁用功能,禁用时间段在每周一至周五的8时至11时30分、14时至16时30分。此外,APP中还有应用禁用功能,微聊、碰一碰加好友、支付宝等软件均可设置禁用。应用付费记录则可以设置每月付费限额,有不允许消费、限额50元、限额200元等多个选项可供家长设置。

在武昌楚河汉街的一家品牌专柜里,陈列了手机、耳机、成人智能手表、儿童电话手表等多种电子设备,该品牌的儿童电话手表价格在449元至699不等。该品牌手表也有防沉迷系统,可以设置每天允许使用游戏的时间,一旦超过设定的游戏时间,手表会提醒并限制游戏使用。

一家电子设备专柜里,左边陈列着两款儿童电话手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家电子设备专柜里,左边陈列着两款儿童电话手表

家长称应严格监控孩子使用情况

虽然不少儿童电话手表都设置了防沉迷系统,但不少家长表示,孩子使用电话手表依然防不胜防。有家长表示,自己设置好了使用时间和内容,但架不住孩子的要求会松绑,松绑之后孩子就会沉迷其中,家长“往往靠吼才能让他停下来”。

还有家长表示,此前购买的一款电话手表已经陈旧到影响使用,但孩子依然爱不释手。一开始家长并不知道原因,直到仔细研究后才发现,旧手表里可以免费收听周杰伦的歌曲,家长也担心长时间听歌会影响休息和学习。

孩子上小学四年级的李女士一直没给孩子买过儿童电话手表。由于学校禁止学生携带电话手表入校,她觉得使用频率太低就没有购买,“孩子再大一点自主上下学后,我打算给他配置一个基础功能的手机,方便和父母联系就行。”

如何避免孩子沉迷电子设备?李女士表示,即使购买了电话手表或手机,也不能完全交到孩子手中,有需要的时候才能给。孩子放学回家后,家长应该马上收回电子设备,并检查设备的使用情况,并设置使用时间限制。

市民贾女士的孩子在武汉光谷二小上三年级,她刚刚为孩子购买了一款儿童电话手表。她表示,学校可以允许携带电话手表,但是要统一收起来,放学的时候才能取,“有时候作业太多,孩子来不及抄,就用电话手表把作业拍下来。”

贾女士表示,为孩子购置电话手表也是迫不得已,班上不少同学都有了电话手表,她家坚持到小学三年级才给孩子购买,也是为了避免影响孩子社交。如果一个班里的孩子都在用某一种品牌的手表,那么就不得不给孩子买一个同样的品牌,否则孩子就可能产生被孤立的感觉。

政策企业家庭学校四方共同引导

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儿童智能手表消费市场,我国5岁至12岁的儿童约为1.7亿人,儿童智能手表的市场普及率约为30%,大约每3个孩子当中就有1个有智能手表。最初定位为“安全”的儿童智能手表,如今“卷”起了配置与功能,多样化的娱乐休闲软件让电话手表越来越像手机,让诸多家长越来越不安。

如果孩子有需求,家长应该为孩子购买电话手表吗?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员冯桂林表示,不建议孩子过早接触儿童电话手表、手机等电子设备。他认为,孩子的自控能力不足,在没有强制约束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沉迷电子设备的情况,影响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而影响学习成绩。从小处说,影响家庭教育成果;从大处说,则会影响国家人才素质。

冯桂林建议,避免孩子过早接触电话手表等电子设备,需要从政策、企业、家庭、学校四个方面共同发力。

冯桂林指出,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约束企业在电话手表等电子设备中植入游戏、娱乐、支付等软件,从根源上让孩子与娱乐软件隔绝。

同时,商家也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不能一味地追求高利润,过多开发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娱乐软件,保持最基本的通话、定位等功能即可。

对于家长而言,应该起到孩子第一监护人的作用。最好不要给孩子购买电话手表或手机,如果实在有沟通需求,购置入门级的通话设备即可。家长应该随时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检查相关电子设备使用情况,控制使用时间和频率,谨防孩子下载与学习无关的软件,切实肩负起监护责任。

对于学校和老师而言,应该严格控制孩子将电话手表等电子设备带入学校,如有学生违例,应该进行批评教育,并通知家长一同约束。只有政商家校四方齐抓共管,才能切实起到防微杜渐的效果。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