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之所以会在2016年被民进党取代,主要就是因为路线问题。民进党蔡英文多年寄居在国民党的体系内,蚕食渗透马英九“不统、不独、不武”的路线。她放大了“不统”,弱化了“不独”,异化了“不武”。这套“王莽篡汉”的把戏不仅夺走了岛内的大权,同时还让国民党陷入了路线混乱之中。如今国民党决定要征召新北市市长侯友宜参选2024年的台湾地区领导人,发表了《金门和平宣言》的郭台铭惨遭失败。但是岛内很多人仍在质疑侯友宜的路线,统一义勇军总司令卢朝财说他和民进党差不多。媒体人黄士修更是直言郭台铭走的是马英九路线,而侯友宜则是走的蔡英文路线。国民党如果连走什么路都确定不下来,那么最终恐怕也无法突出重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侯郭之争即将见分晓

政治的重要根脉就是路线问题,走错了路就注定会遭遇失败。台湾青年黄士修是岛内主张发展核电的代表人物,2021年他因为抗议蔡英文当局的核电政策而到了蔡英文办公室门口进行绝食抗议。马英九、洪秀柱都曾经到场慰问,他也是岛内多家媒体的撰稿人,对于岛内的政坛进行观察研究。近期国民党内的风波不断,郭台铭和侯友宜竞争2024年大选的出赛权。2023年5月13日,郭台铭在金门发表了“和平宣言”,承认“一中原则”,拒绝第三势力干涉两岸,并大力抨击民进党。这让他在大陆获得了不少的好评,也有声音认为这是郭台铭为了自己日前“开发八万个机器人和解放军对打”的不当发言而做出的检讨。黄士修在日前发文表示:“5月17日,朱立伦将决定国民党的两岸政策,要采取郭台铭的马英九路线还是侯友宜的蔡英文路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洪秀柱慰问黄士修

黄士修在文章中强调郭台铭的“和平宣言”用字之精准巧妙,显然背后有高人相挺。郭台铭主张“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识”就是马英九的路线,是要重新恢复马英九时代的两岸政策。而侯友宜则被黄士修视为蔡英文路线的接班人,也就是所谓的“新中间路线”。黄士修更是直言侯友宜比赖清德更接近蔡英文的论调,他的“尊重‘九二共识’”和“台湾共好”都是效法蔡英文的路线。侯友宜近年主张的所谓“台湾共好”最早是来自于2018年,蔡英文在纪念“双十庆典”时所使用的主题词。2022年蔡英文还在社交媒体上留言称:“把事做好、台北更好、台湾共好”。至于“尊重‘九二共识’”则不是蔡英文的原话,她的原话是尊重“九二会谈”的历史事实。除此之外,侯友宜在2023年之后确定的“台湾永续繁荣”也是蔡英文的惯用词,她的用法是“台湾永续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士修发文

曾有人认为侯友宜模仿蔡英文是要把自身政治格局拉高,但是在黄士修看来,侯友宜实际上是要延续蔡英文的所谓“新中间政策”。这项政策就是比“不统、不独、不武”更趋近于“台独”,但是相较于激烈的“台独”论调又有一定距离的中间论述。这个分析有一定道理,因为时至今日侯友宜仍然是以“反‘台独’也反‘一国两制’”的国民党传统论调来作为自己的未来路线,而这种思维实际上就是民进党常年渗透蚕食的结果。现在的国民党核心思想已然是被民进党偷梁换柱,以假乱真,搞乱了基本的路线体系。就连已然烟消云散的“中华民国”都被民进党和蔡英文“借尸还魂”,让他们可以打着这面旗号公然牟利。这就是“王莽篡汉”式的套路,虽然名义上还是那面大旗,可是掌旗人早就已经变了颜色。很多国民党徒盲目地跟在这面大旗后面,殊不知已经是为别人做了嫁衣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台铭

至于郭台铭的两岸路线也真的有几分马英九时代的遗韵,虽然他也是只讲和平不谈统一,更不想要尽快解决两岸问题。可是相较于侯友宜和朱立伦的两岸路线,郭台铭起码认同了“一中”原则。而根据黄士修的评价,这条路线是马英九已经亲身实践,能维系两岸和平的可行方案。但随着郭台铭最终竞选活动的取消,国民党征召侯友宜已经是一个定局。国民党在未来会不会整合郭台铭的“和平宣言”将其纳入国民党整体的两岸路线之中还是一个谜团,很多人都对此表示怀疑。台湾岛内坚定的统派人士统一义勇军总司令卢朝财直言:“侯友宜和蔡英文差不多,不支持统一就是‘独台’,和民进党的‘台独’是一家人。”两岸之间的“统独之争”之所以会变得如此尖锐,就是因为大陆长期输出的诚意与善意,而台湾的回馈却都是恶意。互信瓦解之后,就不可能有包容和谅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统一义勇军总司令卢朝财

我们需要看到的是马英九的“不统、不独、不武”路线带来的是伴随着两岸贸易高速发展,交流日益加深的和平时代。而蔡英文的“新中间路线”带来的则是两岸高度紧张,战机呼啸斗而不破的“和平时代”。蔡英文不断挑衅,但是两岸至今仍然是和平状态。坦白说来这给岛内做出了很不好的示范,这意味着即使如蔡英文一样挑衅大陆,战争依旧不会到来,让他们得以心存侥幸。但是时代在发展,如果大陆的善意耗尽,无论是马英九路线还是蔡英文路线都无法抵御战争的到来。台湾的根本路线问题就是没有将两岸视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未来,丝毫没有顾及到大陆的感受。随着大陆的崛起,我们应该牢牢掌握两岸的最终解释权和裁量权,无论台湾选择何种路线,大陆都要有纠偏的能力。只要大陆敢于立规矩,善于立规矩,就没有人能兴风作浪,两岸才会进入新的时代,开辟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