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豆芽妈妈。

孩子的每一步成长都牵动着到为人父母的心。

看到出生时粉嫩可爱的“小团子”,开始了第一次爬、第一次走、第一次开口说话,第一次背上小书包、开始去学校求知,家长们满心满眼都是欣喜。

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有的父母比较佛系,认为一切顺其自然、静待花开;有的则比较心急,提前教孩子读书学习,唯恐孩子落后在起跑线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认字识字来说,很多家长都心存疑虑:孩子究竟多大开始学比较合适呢?

有的怕孩子提前学习“拔苗助长”,以后上小学就没兴趣继续学了;有的担心孩子学的晚了,上小学后认字量达不到,反而影响做题速度和阅读理解。

“过早”和“过晚”识字,对孩子学习无益

身边总有一些老人,夸赞自己的小孙子小孙女两三岁都会认识多少字。每每听到她们夸夸其谈,豆芽妈妈都不禁会反思:如此早认字好吗?

我们知道,两三岁的孩子,主要是形象和画面记忆、以听为主,汉字不过是一个个语言符号,如果强迫记忆,并不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反而会适得其反。

试想一下,让孩子单纯的听一句“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是产生的画面感强,还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认,割裂的看,更有心理认知呢?

孩子太早识字,会在习得的过程中,他们一方面会因为过度关注文字而忽视丰富的画面所呈现的的意义和美感二会因为过早识字而产生反抗心理,产生阅读障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绘本大师松居直就提倡:“要增加幼儿的词汇量,是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听到更丰富的词汇,而不是过早让他们识字、读书。”

此为“过早识字”的危害。

但如果识字太晚,幼儿园疯玩三年,幼小衔接也没打好基础,会有一些孩子上小学后,因为识字量不达标而导致学习吃力,不会读题干瞪眼,不爱看书或者读书慢,影响今后的学习成绩。

一年级人教版教材规定,孩子上小学一年级识字量要达到一千左右,能够满足基本的阅读需求。

有些家长后悔哭诉,自家娃就是自己前期不够重视,放任自流,孩子上小学后基本上认识三百个字,极大影响学习成绩。

孩子“最佳认字”年龄,并非3岁4岁,而是这一年龄

那么,孩子的“最佳识字”年龄,并非2岁3岁, 6岁7岁也已经晚了,到底是几岁比较合适呢?

提出人类发展尤其是幼儿各阶段存在敏感期的教育专家蒙特梭利指出,幼儿识字的黄金期是5岁左右。

她是基于认字敏感期和阅读敏感期的得出这一结论。

语言的敏感期,大概在孩子两岁左右,这个时候可以多陪孩子说话,读绘本,引导孩子沟通和交流;

书写的敏感期,出现在3—4岁,孩子特别喜欢到处乱写乱画,家长可以专门开辟一块“涂鸦区”,让孩子不受拘束、尽情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阅读的敏感期,也即识字敏感期,就是在孩子5岁左右,他们会对身边的路牌、路名,所接触的一个个汉字开始感兴趣,愿意主动去认、去学。

神经学专家沃尔夫曾指出,真正的阅读,就需要将大脑中不同的部位统筹兼顾、综合调动包括视、听、语言、感知、概念等。

这些功能的整合需要依赖一种叫做“髓鞘”物质的形成,一般会在孩子5—7岁发育完全

这样教孩子识字,更有趣有效

这意味着,家长在这一阶段教孩子认字,会事半功倍,更有成效。

所以从孩子5岁开始,家长有意识的引导孩子认字、识字,在生活中处处留心,在绘本中有意识的学习,再利用一些优秀的学具,激发孩子的认字兴趣,孩子的识字量会突飞猛进,实现爆发式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宝妈桃桃在咨询了很多过来有经验的宝妈和专业人士后,给上幼儿园大班的闺女精心挑选了一套认字游戏书;

通过一些互动交流游戏设置,让孩子在大脑中建立汉字和图形的有趣连接,激发兴趣、加深记忆、丰富感受。

上周末豆芽妈妈带妞妞去她家玩,看见她家的小桃子在饶有兴趣的看识字书,还拿来和我们一起分享,没想到简单枯燥的识字书也能如此“活色生香”。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有音律美、也有字形美,孩子也是在横平竖直间感受汉字之美,体悟到做人做事的道理。

希望我们的孩子可以在最好的年纪认最美的汉字,做端端正正的中国人。

你家孩子是几岁开始识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