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调宣布研制水下高超音速导弹,还以为自己走在了最前线,万万没想到,中方早已着手研制中国版“波塞冬”,已经要在海底布置防空网。

日前,在马来西亚的海洋装备展览中,一款大型潜航器的模型引发了广泛关注,据说这是中国版的“波塞冬”。这款设想中搭载核动力的潜航器,动力非常足,航程将会得到10000海里,这个距离可以直接从上海直抵旧金山海岸线。这不仅是中方技术突破的示范,也可能是战略思维的一次大胆前瞻。

【中国版“波塞冬”模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版“波塞冬”模型】

在不对称战略发展中,俄罗斯已经将“波塞冬”这类核动力水下无人航行器纳入其核打击框架。这种结合了核动力与核武器头的设计,意味着俄罗斯可以在敌方近海产生毁灭性的影响,而且难以被现有的防御系统有效探测与拦截。相比传统的空爆核武器,“波塞冬”之类的装置还能通过产生巨大的水下冲击波及放射性污水,对敌方港口城市形成“核淹没”的双重打击效果。

中方这款武器的潜在进展,显示出中方在未来水下无人机技术领域,我们国家不仅仅满足于跟进,更有可能在技术创新与应用层面超越。通过扩大潜航器的尺寸,加装高效的核反应堆,理论上这类无人潜航器就能实现所谓的“无限航程”,从而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对重要战略目标进行威慑或打击。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这些潜航器采用仿生技术和材料,例如模仿鲨鱼等海洋生物的外形和肌肤结构,它们在水下的隐蔽性将大幅提升。目前中国在仿生机器人领域取得的进展令人瞩目,这些技术的应用,将使得这些高新潜航器在敌方防御体系眼中“隐形”。

中国对这类水下战略装备的研发,不仅是军事技术的竞赛,更是战略思维的转变。一旦实现,它将大大增强中国的战略威慑能力,特别是在追求非对称作战优势、有效穿透敌方先进防御体系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战略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早些时候,美方公布计划,该国正计划专门分配一块水下区域,用于进行高超音速潜射导弹的试验工作。美国专业人士认为,由于中国尚未掌握此项技术,美国可以利用这种非对称打击优势,在海下对中国进行突然袭击。

【美国研制潜射高超音速导弹的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研制潜射高超音速导弹的报道】

美国海军战略系统项目主任小约翰尼·沃尔夫海军中将进一步说明,此举将成为美国核潜艇更新的关键,结合高超音速导弹核潜艇的优势,将极大增强水下作战能力。此外,他还提到,美国海军与陆军正共同推动高超音速导弹的研发工作,基于此开展“暗鹰”高超音速导弹项目。美军计划将在21世纪20年代中期将潜射高超音速导弹装备于“朱姆沃尔特”级导弹驱逐舰,在30年代初期部署于“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上。

美军预计,“暗鹰”高超音速导弹的速度能达到17马赫,射程可达2775公里,这将有效地针对中国实施打击。结合弹道导弹的速度与巡航导弹的灵活性,该新型导弹可在30分钟内打击数千公里外的目标,且现行防御系统难以拦截。

【“波塞冬”核鱼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波塞冬”核鱼雷】

美国原本想在水下突破中方的防线,未曾想,中方早已走在了美国前面,提前设想出中国“波塞冬”的想法,换句话说,一旦这款武器装备被研制出来,中方将在海底布下天罗地网,美很难突破防线。

只是,中国版“波塞冬”还处于技术研发与概念验证阶段,但足以证明中国在水下无人平台技术方面的探索显然是富有远见的。面对全球复杂多变的安全环境,保持和发展这种创新精神与技术优势,对于国家的长期安全与战略利益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