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刘嫚 发自北京 安徽省如何抓住用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5月16日,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费高云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回应南都记者提问时表示,安徽将发挥综合比较优势,积极服务长三角优质产业资源在安徽布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费高云。

费高云称,安徽全省域加入长三角,是安徽发展的最大机遇、最大势能、最大红利,也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近3年,安徽省对标沪苏浙,陆续推出8批次825项改革举措,也常态化选派干部到沪苏浙园区、企业跟班学习,推动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向沪苏浙靠拢。

在深度参与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方面,费高云称,去年安徽省在建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中,实际到位资金六成以上来自沪苏浙。安徽的优质企业也不断融入到沪苏浙产业链,国产大飞机C919就使用了安徽陶铝新材料。

“更重要的是,在一体化发展中让老百姓能够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费高云介绍,目前,每天从合肥到上海的高铁有78对、到南京有116对、到杭州有78对,新生儿入户、企业设立等173个高频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医保结算、人才业务办理等52个居民服务事项实现“一卡通办”,群众跨地区工作生活更加便利。

费高云称,下一步,安徽省将在上海龙头带领下,携手苏浙、扬皖所长,共同走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之路。

一是强化创新协同,推进上海张江、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同创”,共建共享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集群,组建跨区域的创新联合体,协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二是深化产业合作,发挥安徽的综合比较优势,建设好沪苏浙城市结对帮扶皖北城市合作园区、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精准承接产业转移,为企业技术迭代、产品升级提供空间。常态化开展产业链上下游供需对接,积极服务长三角优质产业资源在安徽布局。

三是促进开放共享,深入对接沪苏浙,特别是上海的创新资源,加快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安徽联动发展区,复制推广沪苏浙自贸试验区成功的改革创新经验,提升安徽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能级,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