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一、《隋唐演义》中的猛将

隋唐之际是一个牛人辈出,猛人遍地的时期。尤其是那些猛将们,更是一个赛一个的不可思议。

比如在决定天下归属的四平山之战中,一人就爆锤掉一百二十万人马,打服十八路诸侯的李元霸——当然,这个人物是虚构的。不过却并不妨碍,李元霸作为大唐猛将代表,叱咤在《隋唐演义》中。

因为第二位好汉便是代表大隋的宇文成都,结果却被李元霸给活撕了。手段虽有点残忍,却隐喻大唐战胜了大隋,取而代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还有第三条好汉裴元庆,他是代表瓦岗寨出现的。这其实就是为啥裴元庆,能反打宇文成都,硬刚李元霸三锤的原因。

就如李元霸和宇文成都一样,裴元庆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集合瓦岗山诸雄于一身,以武功为表现方式,参与争霸天下而已。毕竟在隋唐之际,大唐、大隋和瓦岗山,是当时最牛的三大势力。自然隋唐十八条好汉的前三名,就要符合这个排位了。

那么抛开《隋唐演义》等文学小说,以正史为依据,都有哪些隋唐猛将?其实,隋唐十八条好汉的排序已经剧透了——唯有秦琼、尉迟恭和单雄信,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正史中的隋唐猛将

也就是说,论正史中的隋唐猛将,秦琼、尉迟恭和单雄信,应是属于头三甲。至于谁更猛,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单雄信,号飞将,是唯一追杀过李世民的猛人。据《旧唐书》载:太宗围逼东都,雄信出军拒战,援枪而至,几及太宗,徐世勣呵止之,曰:“此秦王也。”雄信惶惧,遂退,太宗由是获免。

也就是说,在李世民围困洛阳的王世充时,已经投降王世充的单雄信,曾提槊追击,并差点杀掉李世民。亏得他的好哥们徐世勣(李勣、徐茂公)跑来劝阻,这才让李世民逃过一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须知李世民曾拍着尉迟恭的肩膀吹过:你挥槊,我持弓,就算面对百万敌军,也是小菜一碟。哪料面对单雄信时,却给吹爆了!

秦琼和尉迟恭齐名,一个单挑王,一个夺槊狂。秦琼曾在美良川之战中,击败过尉迟老黑,但考虑到那是因尉迟恭遭了伏击,所以真不能因此就一口咬定,秦琼比尉迟恭更厉害。

毕竟,尉迟恭曾完美兑现过李世民的那个牛皮——虎牢关大战时,窦建德发现李世民和尉迟恭跑出来窥测,于是派六千的骑兵追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世民箭无虚发,一箭一个,尉迟恭勇猛无敌,连杀十数人,瞬间就干掉了二三十追兵,吓得其余追击者,都不敢追了。

这就是隋唐猛将的无双风采,也难怪《隋唐演义》那么神化他们。不过很可惜,这三位却皆非第一猛将,之所以他们最著名,就在于都跟李世民有故事,属于主角身边的人。

那么这位比秦琼、尉迟恭和单雄信还猛的猛将是谁?正是杜伏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英雄出自少年,猛将起于微末

杜伏威生于山东章丘,小时候家里很贫寒,以至于长大后,他都不能养活自己。亏得他有一位好哥们叫辅公祏,眼见杜伏威实在过不下去了,就从搞畜牧的姑姑家,偷来羊资助他。

哪料却被姑姑告了官,杜伏威和辅公祏,只得撒丫子逃出家乡,然后纠结起一些,同样活不下去的人,做起了很有前途的强盗营生。这一年,杜伏威才十六岁。

这么小就当强盗,也只有李勣能跟杜伏威相媲美了,他是十七岁时跑到了瓦岗山。不过李勣不是因活不下去,他家属于土豪,“家多僮仆,积栗数千钟”,至于为何不当少爷却做匪,就只能说是少年叛逆,或说少怀大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其实就是所谓的“英雄出自少年”。李世民也是在十六七岁时出道,杀至雁门关,救走了被突厥围困的杨广……

书归正传,继续说杜伏威。随着杨广开启第二次征伐辽东之战,大隋天下彻底失控了,杨玄感率先发难,随后就是遍地反隋义军。这种热闹,怎能缺了杜伏威?

于是,他先吞并下邳的苗海潮,随后火并海陵的赵破阵,一时间杜伏威声威大震!所谓“纵横淮南,屯并六合”!也就是说,杜伏威是在离开了山东之后,发迹在江淮地区。

那么他为何没在山东干出啥名堂?因为那个地区有瓦岗寨,翟让、单雄信、李勣是三大巨头,后来是李密。而杜伏威是一个当大哥的人,既然拼不过瓦岗,又不想当小弟,就只能去其他地方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