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接听的是本地固话,为什么来电者竟是诈骗分子?这些来电究竟是如何改变来电显示,为自己披上“隐身衣”?

诈骗来电伪装又升级,只需要一个光猫、一台路由器就能改号。日前,静安区检察院办理一起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被告人卢某某、徐某某为牟利,指使他人在住户固定电话线路上架设语音网关设备,为境外诈骗电话提供虚假来电显示,致使被害人接听电话后被诈骗达人民币470余万元(以下币种均为人民币)。日前,静安区检察院以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对上述二人提起公诉。

一通来自居民楼的诈骗电话

2023年11月,周女士在家中接到一个本市固定电话,对方自称网信办工作人员,以周女士身份证绑定的手机号曾在网上发布大量非法广告,涉嫌多起诈骗案为由,让其配合调查。周女士信以为真,当即表示其未参与过任何诈骗活动,对方称会将电话转接至办理该案的民警,让其配合调查。随后,一位姓郑的民警通过另一固定电话联系周女士,让其下载指定的APP进行视频。视频时,对方表示可能是周女士身份信息被他人冒用,要想证明清白就必须将其手机所有网银打开,连续几天操作手机转账及展示全部网银流水。此时,周女士看到对方身穿制服还出示了警官证,对其说辞更深信不疑,于是按照要求一一操作。

几天后,周女士才发觉不对,于是立刻查看银行账户,发现卡内470余万元的资金不翼而飞,当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架设语音网关设备修改来电显示

公安机关接报后立刻查询周女士接到的两个电话号码,确认上述信号地址位于本市两个居民楼内,然而进一步调查发现,上述两个地址确实是来电显示号码的地址,但并非拨号地址,诈骗分子可能使用某种改号手段变更来电显示。随后,民警调取涉案小区附近监控,发现犯罪嫌疑人吴某某(另案处理)有重大作案嫌疑。公安机关顺藤摸瓜,犯罪嫌疑人卢某某、徐某某于2023年12月7日相继到案。截至案发,卢某某、徐某某等人已在本市小区搭设了17台语音网关设备,累计向全国各地拨打诈骗电话710余次。

2024年4月8日案件移送起诉至静安区检察院。承办检察官审查全案证据材料,讯问犯罪嫌疑人卢某某、徐某某后,发现此次诈骗分子的来电伪装手段与过去不同,并非通过GOIP(虚拟拨号)而是搭设语音网关设备。

什么是语音网关设备

据犯罪嫌疑人卢某某交代,其是通过加密软件找到这份“转接电话”的兼职,所谓“转接”简单来说,就是把居民楼的固定电话线路连接到上家提供的设备上,这样对方拨打电话的来电显示就会转变为固定号码。插一个电话接口是1500元,因为自己不在上海,于是将搭设语音设备的任务指派给犯罪嫌疑徐某某,后徐某某再安排吴某某等人负责安装,最后以虚拟币的方式结算报酬并分成。这些犯罪嫌疑人一般会将原住户的语音线连接到上家邮寄的特定光猫和路由器上,完成语音网关设备的架设。

与传统的拨号软件相比,这种改号手段易安装、维护成本低,可以借助居民楼固定电话线路隐藏真实号码,同时又因来电显示披上本地固定电话的“外衣”,被害人极易降低警惕,诈骗分子后续再冒充客服、政府工作人员等名义实施诈骗可信度大大提高。

经审查认定,被告人卢某某、徐某某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还通过搭设语音网关设备的方式为诈骗电话伪装来电显示提供技术支持,情节严重,其行为均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第一款的规定,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近年来,静安区检察院持续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坚持惩防并重、惩治并举,协同推动电信网络诈骗综合治理,广泛发动宣传,积极打造薛阿姨系列反诈微电影,参与拍摄《弄堂里的故事》系列等,揭露电信网络诈骗新型手法,通过发布典型案例、庭审直击等以案释法,强化警示教育,营造全民反诈良好社会氛围。

来电也能造假,接听陌生来电要提高警惕。一旦涉及身份信息,银行卡、验证码等敏感内容,要及时核实来电真实身份及事由。诈骗套路层出不穷,一定牢记:不轻信、不透露、不点击、不转账,切实提高防诈意识和识诈能力。

新民晚报记者 郭剑烽 通讯员 阮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