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不仅决定了普职分流的结果,更能直接决定高考备考环境。考生不光要考上高中,更想考上重点高中,这样才能更有把握考上理想的学校。

由于中考没有严格的户籍限制,学生不光可以跨区报考,甚至还可以跨市报名。尤其是二三线以下城市的初中生,想到省内的一线城市读高中,这样就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

毕竟偏远地区最好的学校,软硬件都无法与一线城市抗衡。为了高中三年的努力不白费,家长宁可把子女送到外地读高中。高中有住宿条件的还好,否则家长只能到学校附近租房陪读,或者寄住亲友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陕西中考有变化,取消普通高中跨市招生,或将能避免掐尖招生

升学考试的本质就是人才选拔,但不代表招生学校可以掐尖招生。以往各地重点高中恨不得网罗省内各地优质生源,再加上名师培养升学率自然十分可观。但是这未必是学校的功劳,完全是生源质量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部分县级高中看着本地优质生源流失十分痛心,升学率不佳并非学校老师不给力,而是好的生源都被掐尖招生了,只留下普通学生。老师即便再努力,升学率也赶不上名校的冰山一角。这也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进一步加大了中考的升学压力。

陕西教育厅发出通知,从2024年中考开始,全面取消跨市招生承担国家特殊人才培养的空军、海军青少年航空学校除外,还按原方案招生。要求去年省内跨市招生比例较高的学校,务必明确招生时间表,倒排时间点,加快推进属地招生改革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规定,陕西中考各所高中将按照招生范围分配招生指标,全面落实属地招生,统筹推进普职协调发展,有序扩大优质普高招生规模。

规定要求,优质普高必须将不低于50%招生计划分配到招生区域内的各所初中,并且还要向教育质量有提升的薄弱初中倾斜实行定向招生。尽可能避免出现掐尖招生问题,也要严格避免违规招录复读生、插班生等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长对此拍手叫好,终于不用为陪读发愁了

取消跨市招生,对县级中学的发展有较大帮助。此外,家长也松了一口气,以前看到周围亲友都争先恐后把孩子送到外地读书,好像不去就会落后于人。实际上跨市上学,家长的压力是最大的。有家难回,有班难上,可能要撇家舍业的去外地陪读。

家长做出的牺牲,也会转嫁成学生的压力,让教育焦虑更为严重。还有些学生住校,反而因为不适应集体生活导致成绩下降。有些学生寄宿在亲友家里,可能会因为生活费问题产生矛盾,以后亲戚都无法往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取消跨市招生,也就为家长省去了诸多麻烦,在本地读高中未必考不上好大学。同时各所县级中学的生源质量得以改善,学校建设也会呈现良性循环。大城市里的优质高中,把名额都留给本地生源,也就相当于降低了本地学生的竞争压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家长对此自然是拍手叫好,本来中考普职分流压力就大,再加上外地生源抢占名额,留给本地生源的名额就更少了。如此一来也能有效缓解学生的备考压力,更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陕西中考这一重大改革,有效缓解了中考移民现象,也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缓解了学生的升学压力,进一步维护了教育公平性。各地家长呼吁能够尽快普及,让其他省份也能享受同等待遇。

不过实施该教育政策的前提是,大力扶持县级市教育水平的发展,确保学生在各地上学都能享受同样的教育资源。之所以有跨市招生,就是因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造成的。要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不至于在取消跨市招生后,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育应该具有公平性,不能因为学生身处几线城市就被差异化对待。否则就会出现学生大量涌进大城市读书,乡村教育和偏远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的情况。

眼下很多师范生就业难,也要鼓励这些毕业生不要扎堆在大城市就业,也要多去偏远地区任教。官方也可以通过待遇扶持等方式,鼓励大学生深入基层,远离内卷重灾区,另辟蹊径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今日话题:中考取消跨市招生值得推广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