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24日连续两天,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组团领俄高级专家和商界一行人,高调访问中国。中俄两国在众多重要领域达成战略一致性,在服务贸易、粮食输华检疫、体育合作、专利审查等友好盖章多项合作,大力推进两国既定经济合作目标。

中俄双方在能源、粮食和经贸等领域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协议,此次俄总理的访华之行可谓满载而归 。其实早在去年3月,中俄元首就两国经济密切交轨就签署了《联合声明》,敲定了中俄携手的几个核心目标:扩大贸易规模、拓宽物流体系、延伸金融合作、巩固能源合作、化工及矿产互惠互补、共赴技术及创新领域、升级工业合作、提质农业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俄两国经济本就有高强互补性,亦有着源远流长的合作史书。西方国家藉口俄乌战火,在经济战场对俄围追堵截,使得俄罗斯对华合作的需求进一步飙升。

从中国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比对,2022年,中俄双方广泛扩列合作领域,双边贸易往来金额大幅提升29.3%,达到1902.72亿。而从2023年1月至4月,贸易额再次加速,短短3个月已升至41.3%,达731.48亿。

米舒斯京信心展望,至2023年,中俄双边贸易总金额提升至2000亿美元不是梦。2023年1-3月,俄罗斯能源类对华出口,占对华出口总额的80%以上,俄将持续保障“能源优先入华”的友情输出;在农业方向,大力度做减法,简化农产相互准入条例,2022年俄出口入华的农产品增至70亿,突增44%。

同时,他还指出,2022年中俄贸易本币结算的规模已达60%,未来将继续深化金融汇流,助推经济往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俄通讯社消息称,俄边境“索契”区域将上热搜,刚结束访华的俄总理米舒斯京,在此接连举办两场国际首脑会议,8国总理共赴参会。

有俄专家表示,中国是间接的却是最大的“推动者”。其中,“亚经济联盟政府间理事会”上,吉尔吉斯斯坦、白俄、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等国与轮值主席俄罗斯一同,就经贸合作为重点,积极研讨东方大国的“一带一路”,尝试接触、扩大与中对话。

“独联体政府首脑理事会”涉及的内容则更为广泛,探讨延伸至经济贸易、工农业发展以及人权等多个领域。与会各国在会议中收获颇丰,俄方更是盛赞为“里程碑式”的会议。中方此前表示,愿意在经贸领域与更多的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互联共融,开启广泛而深入的合作,让“一带一路”的积极作用延伸至更多的国家,推动沿线区域的进发展增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直以来,在俄乌事件的影响下,西方国家对俄实施一波又一波的铁腕制裁,锁喉经济、外交孤立,同时也冷眼胁迫着周遭的和平中立国,使的一些国家不得不与俄罗斯保持距离,还有一些国家甚至归入制裁阵营。

而制裁或者“远离”俄罗斯,实际也让一些中立国陷入了贸易困局。中国同样作为这场战争的“中立国”,在与俄罗斯的常规外交、常规经贸往来上,给众多中立国做出了正确示范。东方大国会根据是非本源来确定本国立场,不会偏袒,更不会受他国胁迫而改变自己的经济决策。中国式的强硬中立,等于助力俄罗斯打破了被西方围堵的壁垒,让越来越多的中立国家挺起腰杆,做本国外交的主人,继而正常对俄贸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索契的两场外交盛宴,俄媒喜称是“走上了欧盟的阳光大道”,俄罗斯则将会冲破西方制裁,向欧亚经济联盟内寻求更多合作。而中俄两国作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将继续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推动地区乃至全球的繁荣与发展。

本文原创,请勿抄袭搬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