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钟兰蓉 刘飞 封面新闻记者 罗石芊

近日,四川省凉山州首个利用闭库尾矿库进行光伏发电的项目——会理市陈家湾1.84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竣工,即将并网发电。在闭库8年多时间后,昔日尾矿库变身成为光伏发电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理市陈家湾分布式光伏电站

据介绍,该光伏发电站利用闲置土地85亩,总投资1000余万元,总装机容量1.84兆瓦,年发电量约260万度。建成后,预计每年二氧化碳减排5400吨,节约使用标准煤2000吨。所发电量优先供应当地企业,剩余电量通过外送线路由电网公司收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理市陈家湾分布式光伏电站

项目现场负责人虞建聪介绍说,该项目充分利用了凉山丰富的光能资源以及闲置闭库的尾矿库,实现了新能源开发、生态修复和资产盘活的有机结合,对探索废弃矿山土地整治、绿色能源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具有示范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理市陈家湾分布式光伏电站

发电站在建设上,采用“光伏开发+生态修复”的模式。尾矿库安装光伏板,能减少阳光直射,降低地面温度,减少水分蒸发,有助于保持土壤湿度。同时,光伏板的安装还可以减少尾矿库的风蚀和水蚀作用,防止废弃物被风吹散或雨水冲刷,进一步保护了周边环境,实现矿山尾矿库生态修复和资源增值。

“会理风能、光能资源丰富,作为能源主管部门,一直致力于探索和推动新能源开发与生态修复相结合。”会理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尹德军表示,该项目实现了尾矿库生态修复和闲置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为矿山转型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也为解决矿山尾矿库、采空区、弃渣场土地资源闲置和生态修复问题,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