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华泾镇沙家浜小区近日因房屋征收公告引发了一场特殊纠纷,焦点集中在年迈的黄阿婆与继子李某夫妇之间。面对房屋征收带来的居住与补偿问题,八旬高龄的黄阿婆心急如焚,担忧自身权益受损。在这一关键时刻,华泾镇非诉讼争议中心伸出了援手,依托“四所一庭”机制,巧妙融合情、理、法,为黄阿婆开启了维权之路。

据黄阿婆讲述,2000年时她和李某的父亲李阿伯再婚,彼时已经成家的继子李某住在长宁区,而她和老伴李阿伯则住在华泾镇沙家浜小区。虽然是半路夫妻,但这二十多年来她对老伴尽心尽力,不仅照顾生活起居,就连生病住院也是亲力亲为,忙前忙后。可自己的辛勤付出并未得到李家的认可。自从李阿伯过世后,小两口和她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李某的妻子林某甚至直言这次房屋征收就是要划清界限,拗断关系。

非诉讼争议中心的调解员首先给予了黄阿婆温暖的接待与倾听,随后积极介入,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在深入了解情况后,调解员联合征收基地工作人员、民警、律师等多方力量,于“四所一庭”纠纷调解室内,采取“背靠背”策略,耐心细致地开展工作。调解过程中,既严格依据《上海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细则》及《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了签约主体与法律义务,又充分考虑了家庭情感与实际利益,力求找到双赢的解决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图)

面对黄阿婆与李某夫妇间的深层矛盾,调解团队通过细致的利弊分析与法律后果讲解,有效缓和了对立情绪,促使双方逐渐软化立场。最终,在调解员的不懈努力与团队的通力合作下,李某夫妇同意给予黄阿婆一定的房屋征收补偿,并在搬迁时间上作出让步。同时,房屋征收工作组承诺协助黄阿婆搬家,确保了整个调解过程的圆满落幕。

此次成功调解,不仅是对黄阿婆个人权益的有效维护,也是华泾镇探索城市更新中矛盾化解新模式的生动实践。“四所一庭”机制的高效运行,体现了政府在房屋征收工作中坚持人民至上、力求和谐征收的决心与智慧。通过深度整合司法、执法、法律服务与基层治理资源,华泾镇正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力求在房屋征收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做到政策透明、沟通顺畅、矛盾速解,为城市更新的平稳推进贡献力量,让人民群众在城市变化中共享发展成果,共筑美好生活梦想。

来源:上海徐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