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海区外海街道一家大型企业门口发生了激烈争吵,社区网格员接报到场后了解到,纠纷源于该企业与劳务公司因人力资源薪酬问题出现争议。网格员立即将事件通过“粤平安”平台反馈给相关部门,外海街道综治中心接报后立即发令到江海区人民法院、江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部门随即派员到场参与调处,很快平息纷争,促使双方达成和解。

从维权纷争到组织协商、多部门调解、达成共识等环节用了不到一天时间,最大限度保障了企业和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这个案例仅仅是外海街道运用“基层发令、部门执行”机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外海街道强化“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以“基层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为抓手,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门市江海区外海街道综治中心(信访超市)

完善工作机制

用基层力量解决基层矛盾

外海街道作为江门市工业重镇,常住人口有17万人,其中异地务工人员有11万人,辖区工业企业有4000多家,工业的蓬勃发展带来经济活力的同时,也让基层治理面临巨大挑战。

如何破题?外海街道统揽全局,积极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人民为中心,健全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体系,整合多方资源,构建完善“信访超市+外送服务”工作机制,全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和信访制度改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海街道以综治中心为载体,以“信访超市”为平台,打通部门信息壁垒,疏通网格事件难点堵点,提升基层矛盾处置效率。

其间,外海街道建立“委员会+办公室+中心”联动机制,以综合治理委员会、综合行政执法委员会、公共服务委员会为统筹,分别下设综合治理办公室、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公共服务办公室承担委员会日常工作,设立综治中心、执法服务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将矛盾调解、行政执法、公共服务有机衔接。

同时,利用“弱信号”排查台账,收集分析苗头性隐患,综治中心、执法服务中心、公共服务中心逐一分线化解,用基层力量解决基层矛盾,做到“打早打小”。

整合多方力量

疏通网格事件难点堵点

当基层一线在矛盾纠纷调解中遭遇瓶颈时,“基层发令、部门执行”工作机制往往能够打破工作困境。外海街道科学整合布局多方力量,持续深化“1”个街道综治中心建设,进一步凸显“6”个部门的主力军作用,充分发挥“N”个群防共治力量,不断推进“1+6+N”基层“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工作走深走实。

整合部门资源。外海街道以综治中心为载体,以“信访超市”为平台,推动派出所、司法所、人社所和综治办等部门实体化合署办公,打通部门信息壁垒,解决部门资源短时间整合困难等问题,破解基层管理权、执法权、专业化水平缺失的困局。依托“基层发令、部门执行”工作机制,基层专职网格员通过“粤平安”云平台上报网格事件,街道综治中心根据事件类型按需发令,有效整合区、街道、村(社区)三级力量,迅速疏通网格事件难点堵点,提升基层矛盾处置效率。

建立多元解纷机制。外海街道建立访、调、援、诉全链条多元解纷综合服务机制,打通诉求反映渠道,再由街道“信访超市”按照“8+N”个领域事项派单给相应业务部门跟进处置,形成矛盾化解、信访调处、劳动仲裁、法律援助、诉讼服务“五位一体”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为群众提供“一条龙”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驻村律师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服务。

充实调解人才库。外海街道整合辖区内“两代表一委员”、公职人员、江中跨界调解人才等65人,建成信访调解人才库,为群众提供七大类调解服务,来访群众可结合事项领域和个人意愿预约调解员,进行现场调解或上门调解。

创新“双确认工作法”。外海街道通过调解过程确认,将每次调解达成的共识形成书面材料,交双方签字确认,让调解进度看得见,逐步消除分歧。同时,通过司法确认,设立远程法律服务终端,对接法院提供在线调解司法确认服务,明确调解书与发生法律效力的判断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有效提升调解权威性,减轻群众诉累。

科技力量加持

打造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终点站”

走进外海街道综治指挥中心,“科技赋能”的气息扑面而来。一块3米高的屏幕接入全街道856个治安摄像头的视频资源,展示着全街道基层治理的综合数据,并分级分类用不同颜色标注,让全域治理总体态势在屏幕上一目了然。

作为态势分析研判的重要技术数据支撑,这个城市运转最直观的“智慧大脑”大大提高了在应急状态下的基层治理效率。“智慧大脑”在承担“信访超市”原有功能的基础上,负责辖区77个网格的日常监测、运行管理和应急调度工作,是“基层发令、部门执行”机制流畅运转的重要保障,实现了“一屏观外海、一网管外海”。

随着平台端、需求端、供给端各项功能的不断优化,外海街道持续深化平台端“一网融合”、需求端“一网受理”的效能,利用“粤平安”平台终端以及“信访超市+外送服务”网络化工作体系,不但成为基层治理的“神器”,还进一步延伸了服务群众的触角。“粤平安”平台整合群众信访诉求矛盾纠纷化解综合服务应用平台、综合网格服务应用平台、态势展示分析应用平台三大平台,实现业务在线交互、数据实时流动,达到系统通、数据通、部门通的效果。同时,外海街道积极探索把多元调处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化被动为主动,“外送服务”上门,实现群众诉求“收集在前沿、化解在一线、最多跑一地、服务不缺位”。

走进一扇门,能解万般事,背后正是得益于基层治理智慧力量的赋能。当前,外海街道把群众信访诉求矛盾纠纷化解综合服务应用平台一端接入“粤省事”、“粤商通”、政务服务网和职能部门第三方系统等端口,结合“信访超市+外送服务”模式,迅速受理处置各类诉求,将“信访超市”打造成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终点站”。

如今,综合网格服务管理系统支撑构建起区、街道、村(社区)三级综合指挥平台,网格扁平化指挥体系横向连接区级、街道职能部门,纵向贯穿区、街道、村(社区)、网格,实现网格事件处置闭环,不断拓展治安执法、矛盾调处、法律咨询等便民服务新场景,推动解决“看得见、管不着”、责任和资源不匹配等基层社会治理重点难点问题,真正实现“一声吹哨”聚合力,“部门报到”解烦忧,全面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

来源: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黎禹君 实习生 王乐怡 通讯员 陈敏 陈嘉欣 陆月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注【江海 高新发布】

读懂高新 关注江海

新闻资讯 一手掌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