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敬 张智 北京报道

开会、调研……援疆干部栗元浩最近很忙。他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自己“忙得不亦乐乎”。

得益于热播剧《我的阿勒泰》的播出,阿勒泰地区的度假产品旅游预订量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5月10日,《我的阿勒泰》迎来大结局,除了以耳目一新的姿态领跑国剧市场,该剧的播出和走红也带火了阿勒泰旅游。

“让我的阿勒泰成为大家的阿勒泰!” 电视剧收官次日,栗元浩在朋友圈更新了这样一条消息,并特意将该内容设置为置顶。

时光倒转回一年前的5月10日,恰好是栗元浩跨越4000多公里、从黑龙江正式进疆的日子。

位于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地区,被誉为“人间净土”,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今,作为阿勒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栗元浩已对阿勒泰当地的文旅发展如数家珍。“喀纳斯湖、五彩滩、可可托海、禾木村……每一处都充满了独特的魅力。”

面对《我的阿勒泰》热播带来的旅游热潮,栗元浩坦言当然有压力,他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我们期待已久的机会,也是对我们文旅工作的一次严峻考验。”据了解,为了承接这一波热度,当地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

旅游预订量狂飙

壮美恬静的风景、纯粹治愈的剧情,国产电视剧《我的阿勒泰》满足了观众对“诗和远方”的期待。作为一部迷你剧,《我的阿勒泰》只有八集,却短小精悍、内容丰富。故事改编自新疆作家李娟同名作品,在新疆阿勒泰实地拍摄,讲述了在新疆阿勒泰开小卖部的汉族少女李文秀一家与当地哈萨克族牧民相处的故事,真实反映了边塞旖旎秀丽的风光和游牧民族的生活习俗。

5月7日,该剧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黄金档播出,登顶同一时段收视第一名。该剧还是首部入围戛纳电视剧节主竞赛的长篇华语剧集。目前,《我的阿勒泰》的豆瓣评分从开分时的8.5分上涨至8.8分,成为国产剧今年在豆瓣网上的最高分作品。

多个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受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热播影响,阿勒泰地区搜索热度及旅游预订量显著上升。根据同程旅行平台数据,电视剧上映一周以来,“阿勒泰”搜索热度上涨了562%,“阿勒泰”词条飙升至同程旅行小程序搜索热度前十名,“新疆”整体搜索热度也上涨了323%。

尽管在剧组前来取景拍摄时,就曾对这部作品寄予厚望,但阿勒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栗元浩和他的同事们依然未曾想到,这部作品竟能带来如此巨大的影响。“它不仅极大地提升了阿勒泰的知名度,更推动了当地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为阿勒泰的旅游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栗元浩称。

栗元浩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他也是《我的阿勒泰》的忠实观众,“每一个镜头、每一句台词都牵动着我。追剧的过程中,我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情感波动,通过援疆,现在我也置身于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与剧中人物一同经历着生活的起起落落。”

“剧中的阿勒泰,通过艺术加工和编剧的巧妙构思,更加突出了其独特之处。而真实的阿勒泰,则可能更加朴实自然,少了些戏剧性的冲突和情节。但无论是剧中的阿勒泰还是真实的阿勒泰,它们都让我感受到了那种来自大自然的原始力量和人文精神的深厚底蕴。” 栗元浩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边境线长1197千米,总面积11.8万平方千米的阿勒泰地区地处新疆北部,拥有724处旅游资源单体,其中世界级旅游资源33处,国家级旅游资源122处,已创建A级景区45家,其中5A级景区3家,4A级景区12家,3A级景区22家。

去年10月,刘先生与妻子选择前往新疆度蜜月,观光游览了喀纳斯湖、禾木村和五彩滩。谈起阿勒泰,刘先生一边回忆一边说道:“太美了,尤其是喀纳斯,真是人间仙境呀。”

正因阿勒泰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交织,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的每一帧画面都仿佛一幅绝美的画卷。

初到阿勒泰,栗元浩对这片神秘又遥远的土地怀揣着期待与好奇。栗元浩感慨:“踏上这片土地的那一刻,我被眼前壮丽的山川景色所震撼,仿佛置身于一幅巨大的画卷之中。”

如今,经历过阿勒泰四季的栗元浩更加了解这片土地的历史与文化,感受到了这片土地上所蕴含的深厚底蕴,也被当地人民热情好客、淳朴善良所感染。

他向记者介绍,自然资源方面,阿勒泰有雄伟壮观的高山雪峰,如宛如仙境的阿尔泰山脉,山峦叠嶂,云雾缭绕;还拥有广袤的森林和草原,森林茂密,草原辽阔,是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同时,阿勒泰的旅游资源也独具特色。“喀纳斯湖是阿勒泰的一大亮点,湖水碧绿如玉,四周群山环抱,景色美不胜收。游客们可以在湖畔漫步,欣赏湖光山色,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此外,阿勒泰还有五彩滩、可可托海、禾木村等众多知名景点,每一处都充满了独特的魅力。” 栗元浩介绍称。

阿勒泰如何承接“泼天富贵”?

数据显示,2023年,阿勒泰累计接待游客超3150万人次,同比增长74.84%,创历史新高。而刚过去的 “五一”假期,阿勒泰全地区接待游客88.65万人次,同比增长43.4%;实现旅游收入8.11亿元,同比增长57.61%。

一般而言,阿勒泰地区的旅游旺季集中在7至9月,但受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带动,阿勒泰地区已然迎来了新一波的旅游热潮,旅游旺季预计有望提前。

对此,栗元浩表示:“这是我们期待已久的机会,也是对我们文旅工作的一次严峻考验。为了承接这一波热度,我们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具体来看,主要包括加强旅游宣传、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以及加强旅游安全监管等。

栗元浩向本报记者坦言:“至于压力,我们当然有。毕竟,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加,我们的工作量和责任也会相应增大。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用心服务,就一定能够承接好这一波热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爱上阿勒泰这片美丽的土地。”

如今,“泼天富贵”迎面而来,阿勒泰文旅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栗元浩指出,首先,阿勒泰地区的旅游基础设施仍有待进一步完善。虽然近年来阿勒泰在交通、住宿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但仍然存在一些短板。他举例称:“例如,部分偏远景区的交通不便,缺乏直达的公共交通工具,给游客出行带来不便。此外,一些旅游接待设施如酒店、民宿等还需要在服务质量、设施配套等方面进行提升,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阿勒泰地区的旅游产品开发和创新也需加强。目前,阿勒泰主要以自然风光和冰雪运动为特色吸引游客,但在文化体验、民俗活动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通过深入挖掘阿勒泰地区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资源,可以开发出更多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栗元浩谈到。

同时,在他看来,阿勒泰地区在旅游营销和宣传方面还需加大力度,还需要通过更加多样化的渠道和方式,扩大宣传范围,提高宣传效果;而在旅游管理和服务方面,还需加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通过建立健全旅游管理制度和服务标准,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和整治,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

影视和文旅双向奔赴后,流量如何续航?

借助影视IP赋能,文旅融合驱动令越来越多的好剧腾空而起,也引领众多城市走红。不过,大部分影视作品在播出期间和播后一个月内热度最高,随后便面临逐渐回落的难题。

面对新的机遇,如何突破资源依赖走向创新驱动,是阿勒泰后续要面对的问题。针对阿勒泰如何延续《我的阿勒泰》带来的旅游热度,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网络视听艺术创作委员会委员、文化央企数字经济专家高泽龙建议,阿勒泰地区可以加强旅游产品的持续创新和升级。

高泽龙向本报记者表示:“在电视剧热播期间推出的旅游产品和线路可能会受到游客的热烈欢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游客需求的变化,这些产品和线路可能会逐渐失去吸引力。因此,阿勒泰地区需要不断推出新的旅游产品和线路,以满足游客不断变化的需求。”

在栗元浩心中,阿勒泰是新疆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谈及未来发展规划,栗元浩对本报记者表示:“阿勒泰城市旅游的发展方向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文化融合与科技创新,力求打造一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栗元浩提到,阿勒泰将加强旅游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旅游精品。通过对现有景区景点的提档升级,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阿勒泰将打造一批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品牌。同时,阿勒泰还将大力发展自驾游、乡村游、民俗游、红色游等多元化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此外,阿勒泰还将加强旅游与文化的融合。通过举办各类文化节庆活动、建设文化主题公园等方式,阿勒泰将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增强旅游的文化内涵。同时,阿勒泰还将推动旅游与体育、农业、林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旅游+多产业的发展格局。” 栗元浩称。

除了承接《我的阿勒泰》为阿勒泰带来的旅游流量,风景如画的阿勒泰又将如何打造更具辨识度的地区文化IP?

“阿勒泰的旅游资源还远未被完全挖掘和展示,未来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栗元浩向本报记者表示,阿勒泰计划继续加强与影视产业的合作,吸引更多优秀的剧组前来阿勒泰拍摄。“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通过影视作品了解阿勒泰,爱上阿勒泰。”

栗元浩指出,打造文化IP,要有规划、有布局,更需要精心培育、长期运营。阿勒泰地区积极整合自然、人文资源,加快文化旅游业提质升级,打造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高地。一方面,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依托喀纳斯景区、可可托海景区等龙头景区,推出“净土喀纳斯·雪都阿勒泰”旅游品牌,擦亮“人类滑雪起源地”“中国雪都”等金字招牌;另一方面,以“冰雪+文化”为主题,举办冰雪文化旅游节、冰雪风情节等节庆活动,开展冬季冰雪摄影大赛、冰雪诗歌大赛等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冬季旅游文化内涵。此外,阿勒泰地区还依托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加强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也能带走一份属于阿勒泰的文化记忆。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