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关注的拉法之战还是不可避免地打响了。2024年5月7日凌晨,以色列军队正式在加沙地带南部拉法口岸周边地区开展军事行动。

5月7日,以军进入拉法口岸加沙一侧。图据以色列国防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7日,以军进入拉法口岸加沙一侧。图据以色列国防军

注意到这样一个相关新闻:以色列国防军6日发表声明说,以军要求加沙地带拉法东部的居民尽快向“人道主义区”撤离。以军方还通过散发传单、向居民手机发文字和音频消息的方式扩散这一最新命令。一些居民向媒体证实收到了手机信息,也有传单照片在社交媒体上流传。而且,以军发言人阿维凯·阿德拉伊在社交媒体X的平台上发布了这一最新命令,还专门用了阿拉伯语。

5月6日,在加沙南部城市拉法,人们查看以军发放的要求撤离的传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6日,在加沙南部城市拉法,人们查看以军发放的要求撤离的传单

根据我所看到的报道,截至5月11日,已有大约30万加沙居民撤离拉法东部,前往位于加沙中部、加沙城以西的马瓦西“人道主义区”。5月13日,联合国近东工程处称,估计今天会有超过40万人撤离拉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打消以色列放手进攻拉法的顾忌,无论对以军还是对加沙平民都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5月6日,人们从加沙地带城市拉法东部地区撤离。图据新华社/路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6日,人们从加沙地带城市拉法东部地区撤离。图据新华社/路透
5月6日,在加沙南部城市拉法,巴勒斯坦人离开家园。图据新华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6日,在加沙南部城市拉法,巴勒斯坦人离开家园。图据新华社
5月12日,离开拉法的巴勒斯坦人抵达代尔拜拉赫后搭建起临时帐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2日,离开拉法的巴勒斯坦人抵达代尔拜拉赫后搭建起临时帐篷。

这说明,以色列对加沙军事行动的目标,就是消灭哈马斯,而不是存心伤害加沙平民。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哈马斯奉行“藏兵于民”的策略,把人民当作自己的“铜墙铁壁”,哈马斯的武装人员皆藏身于民用设施当中,把加沙平民作为“肉体盾牌”,让以色列“投鼠忌器”,陷入了两难境地,所以造成了很多巴勒斯坦无辜平民的伤亡,这当然也是非常令人遗憾和痛心的。而这个世界上最希望加沙平民死得越多越好的,恰恰是哈马斯。因为加沙平民死得越多,以色列在国际上背负的道德压力和骂名越大,哈马斯就越容易以弱者的身份博取国际同情,占据舆论的优势。而哈马斯当然也不会真正在乎自己人民的生命,只是以自己的人民为“本钱”,而不是以自己的人民为本。

以色列在大战来临前夕向拉法居民散发传单这个细节,让我想到了历史上的惊人相似一幕:1945年8月,美国空军在广岛投放原子弹前向日本民众空投警告信:“请仔细阅读,这可能会保住你自身的性命、或是亲友的性命。在接下来的几天,一些在背面所标示的城市将会被美国的炸弹所炸毁。美国空军并不想要伤及无辜民众,所以要警告你离开名单中的城市,以保住你的性命。美国发动战争的对象并不是日本人民,而是奴役无辜民众的日本军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5年8月,美国空军在广岛投放原子弹前空投的警告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5年8月,美国空军在广岛投放原子弹前空投的警告信。

当年美国向日本民众散发传单的行为也说明了:美国当年向日本投掷原子弹,并不是为了报什么珍珠港的仇,不是为杀人而杀人,不是为了多杀人,而恰恰是本着少杀人的原则来做这件事的,是为了给日本统治集团造成压力,敦促日本尽快投降。

1945年8月,美国空军在长崎投放原子弹前的警告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5年8月,美国空军在长崎投放原子弹前的警告信。

但可惜的是,当年的日本民众长期被军国主义专制政权洗脑给洗傻了,忽悠瘸了,所以良言难劝,几乎没人相信美军的宣传,大多数日本民众在看到传单后,对美军的善意提醒都不以为然。我想,如果当时的广岛、长崎市民听从了美军的劝告而撤离他们所在的城市的话,那么广岛、长崎原爆的这两场悲剧,平民的伤亡不会如此惨重。从实际效果来说,当前以色列向拉法居民撒传单所起到的作用,比当年美军向广岛市民撒传单要大得多。

在对敌方发动致命性打击之前,能够通过各种办法向对方的平民发出提醒劝告其提前撤离,以尽可能地减少平民伤亡,以色列这样做了,二战时的美国也这样做了;但哈马斯不会这样做,二战时的日本和德国也不会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