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老话“三伏热不热,就看四月初十”,啥意思?今年三伏天会很热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月初十,虽然不是法定节假日,但这天在民间传统民俗中却是非常重要的一天,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这天是“土地诞”,是敬奉土地公公的特殊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土地公公,又称“社神”、“土神”、“福德正神”,并非统一于某一特定日期,而是因地而异,有的地方在农历二月初二庆祝,而有的则在四月初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礼记·月令》中,土地神被尊称为神农,即炎帝,他被视为最早耕种五谷的人,因此也被尊为土地神。古代民间在这一天有着奉土祭社的习俗,这不仅是为了表达对土地公公的敬意,更是祈求土地神的庇护,期望能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时也祈求家人平安顺遂。
另外,在古书《天镜占》中记载:“先风后雨为顺,先雨后风为逆。”说的是,如果先出现刮风后下雨,那么就是好的预兆,就是顺应自然规律的;但如果是先下雨后刮风,那就不是好的现象了,是逆自然规律的。
在现代气象学的视角下,我们也能找到其背后的科学依据。当热空气上升,冷空气填补空缺形成风,热空气继续上升与高空冷空气相遇凝结成云,最终降雨。因此,“先风后雨”确实符合自然气象的规律。
四月初十到了,在民间也有“三伏热不热,就看四月初十”的民谚,什么意思?今年三伏期间会很热吗?
按“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四庚数中伏,秋后一庚数末伏。”的方法来推算今年的三伏天共计40天,又是一个加长版的三伏天。具体时间如下:
头伏:7月15日-7月24日;
中伏:7月25日-8月13日;
末伏:8月14日到8月23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今年三伏期间到底热不热呢?根据初十这天的天气情况就能判断出来:
一、初十落一滴,三伏凉飕飕
这句农谚比较容易理解,大意是说,如果农历初十这天下雨的话,哪怕是只下了一滴雨也预示着当年的三伏天期间会相对凉爽一些,不会那么酷热。
当然,正常年份,三伏天都是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如果不热的话,就可能是因为雨水较多造成的,因此,要提前做好防汛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初十下雨,三伏不热
这句农谚的意思和上一句差不多,意思是说,如果农历四月初十这一天下雨的话,那么后面的三伏天就不会太热了。
三、初十不空,三伏不热
这里面说的不空指的是下雨,意思是说,如果农历四月初十这天是个阴雨的天气,那么就预示当年的三伏天期间也不会炎热。
那么,今年的夏天天气状况如何呢?
据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石妍介绍,省会级大城市中,广州、福州、海口、南宁入夏时间都较常年偏早20天以上;石家庄、北京、济南、郑州等地常年在5月中旬后半段入夏,而今年普遍在5月上旬就迈进了夏天的门槛,偏早10天左右。
此外,气象专家预测2024年我国将面临更为复杂的天气形势,极端天气事件将更加频繁,包括暴雨、洪涝等。这种极端天气不仅会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在南方地区,由于地形复杂、水系发达,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可能会尤为严重。
从上面的预测来看,今年夏天的降雨天气可能较多,会相对凉爽一些,但要注意做好防汛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