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离上帝太远,离美国太近。」这句名言出自一百多年前的墨西哥总统「波费里奥·迪亚斯」。美国的一部分领土,正是从墨西哥掠夺而来。如今的美墨关系也因为贸易、移民和农业等问题,龌蹉不断。

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对于墨西哥的印象主要来自媒体,各种负面新闻让人对该国敬而远之。在去墨西哥城之前,我也曾担心过治安等方面的问题,但百闻不如一见,反复权衡后,我还是下定决心,亲自探索这个国家。

很多西方媒体都说,墨西哥将要代替中国,成为新的制造业强国,有可能吗?带着这个问题,我开启了我的墨西哥之旅。

墨西哥人

「效率」这个词似乎不存在墨西哥人的字典中。我知道拉美人天生自带懒散气息,但我没想到,在登机去墨西哥之前,就有了深切体会。

在结束休斯顿的行程后,我打着Uber匆忙赶到机场,安检的队伍很长,时间也所剩不多。我很着急,甚至想问前面的两位老墨能不能允许我插个队。

恰好他们也是跟我同班飞机,用轻描淡写的语气告诉我,不用着急。而我,依然心怀忐忑,结果到达登机口的时候,发现大家还排着队,非常淡定,没有任何空乘人员。到了差不多该起飞的时间,我才看到他们姗姗来迟,接着就是慢条斯理的登机程序。最后延误了50多分钟,飞机才起飞。

抵达墨西哥城时,正值傍晚,入境人员非常多。但是海关没有满勤,仍有很多空位。眼看着队伍越来越长,墨西哥海关依然气定神闲,慢慢来,不着急!

另外,我惊奇的发现海关人员用的是笔记本电脑,看上去就像一个临时工。而在其它国家,海关人员都是正襟危坐在台式机前,相比之下,墨西哥就显得非常随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墨西哥首都街景

欢迎来到第三世界

在去墨西哥之前,虽然对这个国家有一定的了解,但亲眼所见的景象,还是刷新了我的认知。街道旁边的建筑看起来非常老旧,墙壁上涂鸦让画面显得更加凌乱。还有杂乱的电线交织在一起,看起来非常无序。

当时正值深夜,因为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我胆战心惊的下了车,脚步匆匆地赶到民宿。

接下来的几天旅程中,在很多地方,都能够看见荷枪实弹的警察,我的心态有点矛盾,一方面,这的确看上去有点紧张,另一方面,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能给人一种安全感,我也能比较放心地在夜晚的市中心独自行走。

傍晚的墨西哥城也是非常热闹,街道上到处都是游客,公园里男男女女们在一起快乐地歌唱和跳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墨西哥街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墨西哥摊贩

墨西哥城的市容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的人均GDP比墨西哥略高,但在过去几十年,我们是一路走高,而墨西哥却是彷徨不前,10年前,墨西哥人均GDP到达巅峰的1.1万美元,随后便持续下滑到1万美元,至今仍在动荡之中。

墨西哥首都市容市貌,远远比不上中国的一二线城市,就算是洛阳和拉萨,也远比墨西哥城干净整洁。

在墨西哥城的一些街道上,垃圾遍地,路面坑坑洼洼。 不过最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墨西哥城街头小摊贩的密度和数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街头擦鞋匠

当你漫步在墨西哥城中,会惊奇地发现几乎每一个街角,都有小摊贩的影子。在人流量大的地方,比如车站,小贩们搭的帐篷堆积起来都可以成为一个小型的集市,显得很杂乱。

他们经营的范围也非常广,有卖水果的,有卖小吃的,还有卖日常零用小物件的,总之五花八门。此外,还有书报亭和擦鞋匠,此情此景,瞬间带我「穿越」回了多年前的中国。如今,大家基本上都是通过互联网来获取信息,很少有人订阅报纸了,年轻一代,更不知道什么是「擦鞋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墨西哥贫民窟

在这么强烈的反差对比下,不禁让人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其实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解释:

1. 墨西哥的劳动力过剩,区域发展差距大,导致外地人缺乏工作机会,只好来首都寻找生计。在墨西哥城的郊外,有一片很大的贫民窟,房子上面还刷上了各种各样的油漆,显得色彩斑斓(据说是黑帮势力划分的标志)。

2. 制造业不发达,没有足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缺乏技能的劳动力只好摆摊。

3. 墨西哥的经济有水分 。根据数据显示,墨西哥有世界500强企业四家,分别涉及食品、电信、能源、电力等行业,都是资本密集型产业,与此同时,墨西哥缺乏高技术本土公司,没有足够的高薪岗位,普通民众很难享受到发展的红利。

另外,墨西哥的很多产业都被美国深深控制着(参考北美自贸协定),得到的利润和分红还需要首先支付给美国人。所以墨西哥的经济数据,实际上参杂了很多其他因素,并不能全面的展示墨西哥的真实状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街口 很多小贩在此摆摊

教育水平

我曾经以为西班牙人大多不太会英语,结果发现大部分人还是能够用英语交流。于是我推测,虽然墨西哥的经济水平比不上西班牙,但是最起码挨着美国,英语普及水平应该不会太差。但事实证明我草率了,别说街上的小摊贩,就算衣冠楚楚的白领,英文水平也很差。很多时候,只能借助谷歌翻译,我又一次体验到了「用手比划,连蒙带猜」的感觉。

事实上,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跟经济强相关,西班牙的人均GDP是墨西哥的三倍,所以他们的年轻人外语水平也相对比较高。

墨西哥的陷入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对的「中等收入陷阱」,其实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经济差导致教育水平低,教育水平低导致产业升级困难重重,于是,经济长期在低水平动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墨西哥制造业

这几年来,大量中国投资涌向墨西哥,除了像华为、滴滴这种互联网/科技企业,还有不少小生意人。在这次旅行中,我特地参观了在墨西哥的两个商城:「广州商贸城」和「义乌商城」。

两个市场里,都有不少中国的店主,也有一些本地人,比例大概是7比3。经营的类目也是五花八门,从金银珠宝到日常清洁用品,从礼仪赠品到家用电器交通工具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就拿电动滑板车来说,他们在国内的价格基本上是几百到一千多左右,但在墨西哥的售价,普遍在3000人民币以上(1元人民币相当于0.4比索)。仔细算算价格,除掉运输、关税等成本,利润非常可观。

只要去过墨西哥的中国批发商城,你就会切实体会到,中国制造的实力有多么强劲。很多墨西哥出口美国的货物,其实就是中国零件的组装货而已。相当于市面上的「阳澄湖大闸蟹」,其实也就在阳澄湖洗了个澡而已。这一点,其实「中、美、墨」三方都心知肚明,大家看破不说破,难得糊涂,糊涂难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墨西哥市场的中国货

特斯拉

大家都知道中产阶级是特斯拉的主要客户群体,但在墨西哥城,我几乎没有看到特斯拉或者任何充电桩。作为一个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的城市,这着实让人意外。

墨西哥城一年四季温度都不低,很适合开电动车。但在这个国家经济最发达的首都,电动车却很少见,这可以说明几个问题:1. 该国的基础设施并不完善。缺乏足够的充电桩,里程焦虑阻碍电车普及。2. 新一轮的产业升级,门槛更高了,目前电车领域,头部国家其实只有「中国和美国」,欧洲日本尚且非常吃力地紧跟在后,其它第三世界国家根本看不到希望。3.墨西哥的中产阶级数量不够庞大,贫富差异非常明显,有能力买车的人不多。

总而言之,像墨西哥这样的发展国家,已经没有什么机会和资格去谈科技发展了,他们所能做的就是,在产业升级的大潮中,抢一点残羹剩饭而已,比如促成马斯克在美墨边境城市建设特斯拉工厂,尽可能给本地人提供一些低薪工作岗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墨西哥地铁列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墨西哥地铁月台

地铁

墨西哥城的地铁号称全世界最便宜,票价为5比索,约合人民币两元。但是乘车环境,运营管理等方面,远不如中国。列车有点类似于蒙特利尔的地铁(用橡胶轮胎),看起来很有历史的沧桑感。车厢内非常脏乱,缺乏常规的维护,行驶过程中抖动明显。虽然墨西哥城的地铁在1969年就开通了,比北京地铁还早,但维护水平远不如北京。

无论如何,便宜就是硬道理,墨西哥的低成本生活,吸引了不少远程办公的美国人过来居住。据说,目前在墨西哥城生活的美国人超过10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个站都有一个有趣的徽章,代表此站的典故

虽然我们的教科书,对第三世界国家有过介绍,但大部分人对此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经历过这次墨西哥之行后,我深刻认识到,中国的经济水平确实要比绝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好很多。

中国与墨西哥的人均GDP相当,横向比较更能说明问题,无论从基础设施、生活水平、还是发展程度,我们都远超墨西哥。其实,并不是墨西哥不争气,而是我们太独特。我们勤劳,重视教育,善于储蓄,有纪律观念,愿意为长远的美好生活,忍受眼前的痛苦。这些品质都是其它发展中国家所不具备的。

总而言之,西方指望墨西哥取代中国,显然是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