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18日是我国第10届“全民营养周”。近日,2023年全市居民营养监测数据出炉。金华人的餐桌有哪些变化?又有哪些营养建议?一起来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全市居民营养监测数据)

大豆摄入很合适

监测数据显示,金华居民大豆及其制品摄入量为17.25g/标准人日,在推荐范围15~25g的范围内。“大豆包括青豆(毛豆)、黄豆和黑豆,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优质脂肪。推荐量15~25g是折算成干豆的量,换算成各类豆制品要用蛋白质含量进行折算,例如豆腐干50g左右、内酯豆腐175g上下,而豆浆则需要350g。”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鱼大肉口味重还偏油

监测数据显示,金华居民的烹调油人均每日摄入量为31.38g,与往年相比已有下降,但仍高于推荐量。过多的油脂是肥胖与慢性病等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在做饭时应控制烹调油,选择炖、蒸、煮、炒、拌等烹调方式,少吃煎炸食物。市民可以选择用控油壶,练习并学会定量用油。

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品,但摄入过多会使高血压、脑卒中、胃癌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增高。监测数据显示,金华居民人均每日摄入盐8.54g,远高于膳食推荐量5g。想要减少盐的使用量,市民可以尝试选用新鲜食材,保留天然味道,也可以巧用花椒、八角、葱、姜、蒜或者醋等进行调味;炒菜时出锅前再加盐,可以保证在同样咸度的情况下,减少用盐。另外,还可以使用控盐勺等小工具,保证盐摄入不超标。最重要的还是培养清淡口味,逐步降低用盐量,控制每天食盐摄入不超过5g。

除了摄入的盐过多,金华居民人均每日摄入禽畜肉143.85g,明显高于推荐摄入量40~75g。肉类虽然是优质蛋白质和多种微量营养素的重要来源,但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尤其是畜肉,过量摄入可增加糖尿病、肥胖、结直肠癌等疾病的风险。日常饮食,建议减少禽畜类“大荤”的摄入,替换成荤素搭配的菜肴,或者选择鱼虾类、蛋类,控制肉类摄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果、奶吃得太少

奶类能提供优质蛋白,而且富含易于吸收的钙,足量饮奶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但是,金华居民人均每日摄入奶类132.97g,远低于至少300g的推荐量。想要补充充足的奶制品,日常可以选择纯奶、酸奶、奶粉或者奶酪,但是千万不要错把乳饮料当奶类,保证每天摄入相当于300g以上的液态奶。

金华居民人均每日摄入的水果仅140.58g,与推荐的200~350g相比还是不够。食用水果不需要烹饪,富含的维生素保存更完整,同时还是膳食纤维、钾、镁的良好来源。此外,其富含的各类黄酮类物质、芳香物质等植物化学物有特殊生物活性,有益身体健康。建议市民养成天天吃水果的习惯,每天食用1~2种当季水果,用水果当零食加餐,丰富餐桌构成。

主食太精细,食物种类太单一

同时,金华居民人均每日摄入全谷物和杂豆仅31.6g,薯类仅13.85g,远低于50~150g和50~100g的推荐量全谷物比精制谷物含有更多的B族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红豆、绿豆、芸豆等大豆之外的杂豆既能和主食搭配提高蛋白质互补和利用,还可以发挥均衡营养的作用。日常用薯类替换部分主食,精制米面中适量添加全谷、杂豆,既丰富了主食花样,又保证了营养的均衡。

此外,金华人吃的食物种类太单一。监测数据中,金华居民人均每日摄入食物种类仅8种,低于推荐量12种。食物多样是平衡膳食的基础,合理搭配是平衡膳食的保障。《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天应至少吃12种食物,每周至少25种。做到食物巧搭配:粗细搭配、荤素搭配、深浅搭配;同类食物常变换,保证丰富的食物种类。

来源|健康金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